橋水基金警示美股集中度風險,揭祕三大“抗衰”投資機會!
全球對沖基金巨頭橋水基金管理著約900億美元資產,該基金已確定了除美股以外的三大關鍵投資領域,認爲這些資產可以在投資者股票持倉創歷史新高之際,爲投資組合提供一層抗風險能力。
橋水基金的聯席首席投資官卡倫·卡尼奧爾-坦布爾(Karen Karniol-Tambour)表示,該基金在海外公司、黃金和債券領域看到了“尚未開始挖掘的”豐富機會。她在公司最新的Connecting the Dots市場評論中指出:“除了自身的吸引力之外,這些資產還提供了寶貴的下行保護,這本身就是另一種機會。”
卡尼奧爾-坦布爾表示,標普500指數中除“七巨頭”之外的大多數公司,其估值相對於非美股來說存在溢價,儘管海外公司展現出相似的盈利增長。她認爲:“海外公司實際上正在打折——你可以用更少的錢購買類似的盈利流。”
具體的投資機會包括德國(預計財政寬鬆政策將提振該國的國防和基礎設施類股票),以及日本和韓國(在改善公司治理的推動下,也存在機會)。
她表示,通過向海外股票投入更多資金,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抵禦潛在的股市逆轉。根據橋水基金的分析,美國家庭持有的美股敞口已從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約50%膨脹到如今的約80%。
與此同時,橋水基金認爲,對於尋求遏制下行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債券提供了更高的收益。因爲危機後多年來盛行的近零利率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卡尼奧爾-坦布爾說:“雖然高政府債務和赤字無疑是值得關注的風險,但可以通過持有不同經濟體的債券來減輕這種風險。”
黃金價格今年已大幅上漲,但橋水基金認爲其價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由於對通脹、公共債務上升和地緣衝突的擔憂,資產配置者更願意承受這種貴金屬的“零收益機會”,以抵消“重大”損失的風險。瑞銀集團表示,今年各國央行對黃金的購買量將保持穩定,預計在900至950公噸之間。
卡尼奧爾-坦布爾指出:“黃金價格走勢反映了一個世界,即各國央行和其他投資者正日益尋求對沖貨幣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由達利歐於1975年創立的橋水基金的旗艦宏觀策略“Pure Alpha II”從今年年初到9月29日實現了26.2%的回報率。
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上週五警告稱,在人工智能驅動的牛市之後,股票市場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面臨“回調”。他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的“意大利科技周”上表示:“將會有贏家和輸家。”
法國巴黎銀行歐洲股票衍生品部門負責人喬治·德巴斯(Georges Debbas)表示,宏觀投資者可能會將其集中的押注從美國價值股轉向其他地區。
德巴斯上週四表示:“投資者對歐洲的興趣正在增加,雖然幅度不大,但我們預計一旦看到更多盈利動能出現,情況就會發生變化。”德巴斯補充說:“(歐洲銀行)仍然是巨大的贏家之一。作爲一家穩健的複利增長型公司,它仍然是我們最喜歡的長期週期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