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場遭遇歷史性逼空,交易員急運銀條至倫敦套利
倫敦白銀市場因大規模逼空而陷入混亂,歷史上第二次將價格推至每盎司50美元以上,並讓人回想起億萬富翁亨特兄弟1980年臭名昭著的壟斷行爲。
倫敦基準銀價顯著高於紐約市場,兩者價差已飆升至近乎前所未有的水平。交易員們描述稱,市場流動性已幾乎完全枯竭,使得任何現貨白銀空頭都難以獲得實物白銀,並被迫支付高昂的借貸成本以將其頭寸展期。

這場逼空行情已變得如此戲劇化,以至於部分交易員爭先恐後地爲他們的大塊銀條預訂跨大西洋航班的貨艙倉位——這通常是爲價值更高的黃金保留的昂貴運輸方式,旨在利用倫敦市場的鉅額溢價獲利。
交易員和分析師指出,目前並無現代版的亨特兄弟試圖操縱市場,他們轉而將價格飆升歸因於多種因素的結合。但過去兩天的市場混亂與1980年的逼空行情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且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更爲極端。
“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我們在白銀市場所目睹的景象完全是前所未有的,”大宗商品對沖基金格陵蘭投資管理公司(Greenl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安南特·賈蒂亞表示,“目前根本沒有流動性。”
一個多世紀以來,倫敦一直是貴金屬市場的中心,全球基準價格在此由一小部分銀行通過交易存放在倫敦周邊少數金庫中的金條和銀條來確定。每日結束時,當頭寸被軋平,安保嚴密的卡車便在各個金庫之間穿梭,交付金銀錠以完成交易結算。
近期的價格飆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湧入黃金和白銀的投資浪潮驅動的,這源於對西方債務水平上升和貨幣貶值的擔憂——這一趨勢在美國政府預算僵局和停擺中加速。
但此次逼空也反映了白銀特有的市場動態,市場參與者指出近幾周印度需求突然激增,加之可供交易的銀條供應減少,以及擔憂美國可能對白銀加徵關稅。
白銀市場依賴於存放在倫敦金庫中的數億盎司白銀來支撐流動性。近年來該庫存持續消耗:首先是由於礦山產量未能跟上投資者及太陽能電池板等工業應用的需求,導致持續出現供需赤字;隨後在今年,由於擔憂關稅,出現了將白銀運往美國的狂潮。
其結果是,自2021年年中以來,倫敦的白銀庫存已下降三分之一。然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由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根據彭博社的計算,剩餘可爲倫敦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自由流通”白銀——主要由大型銀行持有——已降至僅2億盎司,較2019年年中逾8.5億盎司的高點下降了75%。

本月投資者買盤激增的同時,恰逢印度需求突然增加。道明證券的丹尼爾·加利表示,印度買家此前一直從香港採購白銀,但在黃金週假期期間轉移了採購地點。印度一家ETF甚至因中國白銀短缺而在上週四暫停了新的投資。
代表構成倫敦市場主體的銀行、精煉商和物流公司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已意識到白銀市場的緊張狀況,並正在積極監測局勢”。
打破紀錄
過去兩天,白銀價格已突破多項紀錄。
倫敦白銀拍賣——自1897年以來每日舉行的定價活動——於上週五有史以來首次在50美元上方交易。倫敦現貨白銀對紐約期貨的溢價一度飆升至高達3美元,這一水平此前僅在亨特兄弟逼空期間出現過。倫敦白銀的隔夜借貸成本年化漲幅遠超100%,至少一位市場資深人士認爲這比1980年逼空期間所見過的任何水平都高。

市場承壓的另一個跡象是,倫敦白銀的買賣價差從其典型的每盎司約3美分的水平大幅擴大至遠高於每盎司20美分。
“銀行之間不願意相互報價,所以報價變得極其寬泛,”前貴金屬交易員、摩根大通公司董事總經理羅伯特·戈特利布表示,“這造成了巨大的流動性匱乏。”
銀條登機
1980年,通過交易所的干預打破了市場壟斷。首先是紐約商品交易所,然後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所在1980年1月21日錄得了每盎司52.50美元的歷史最高白銀價格。它們實施了規則,阻止交易員建立新頭寸,只允許他們平倉。
在當今的白銀市場中,沒有如此簡單的解決方案。相反,此次逼空行情很可能需要通過更多白銀進入倫敦市場來化解——要麼是ETF投資者或其他持有者出售白銀,要麼是交易員能夠從世界其他地區空運足夠數量的銀條至倫敦以緩解緊張狀況。
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正在開始發生。
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表示,過去一週他接到越來越多緊急電話,客戶希望將白銀從與紐約商品交易所有關的金庫中取出,並空運至倫敦。他估計,交易員目前正尋求將約1500萬至3000萬盎司的白銀從紐約轉移至倫敦。上週五,紐約商品交易所出現了四年多以來最大的單日白銀提取量。

其他人則認爲,白銀將開始從中國流出,近日中國中國銀價也一直低於倫敦價格,不過由於中國自身供應也緊張,流出量可能有限。
“將實物白銀運回倫敦將形成一種自然的勢頭,但願情況會恢復正常,”全球最大貴金屬精煉商之一MKS Pamp SA的交易主管約瑟夫·斯特凡斯表示,“問題只在於如何調動世界其他地方的白銀庫存,並將它們運回倫敦。”
儘管如此,一些交易員不願從紐約出口白銀。物流流程複雜,尤其是在擔憂政府停擺可能減緩海關流程的情況下,而倫敦的逼空行情意味著即使延遲一天也可能帶來懲罰性的高昂成本。此外,人們仍然擔憂特朗普在結束針對關鍵礦物(包括白銀)的所謂232調查後,可能對白銀徵收進口關稅。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艾米·高爾表示:“如果不對白銀徵收關稅,可能會緩解美國境內的白銀買盤,並減輕倫敦的一些緊張狀況。高價格往往能在短期內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