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行情回顧與本週重點
上週,美中關稅談判仍陷僵局、美國政府關門風險延續之際,兩家美國銀行又爆出貸款詐欺事件,全球股市因此劇烈震盪。不過,在市場對台積電法說會的高度期待下,科技與通訊板塊撐住了整體跌勢。資金動向方面,聯準會首度釋出「結束縮表」的訊號,激勵市場信心回溫。 S&P 500 全週小漲 1.7%,歐美與亞洲股市表現分歧,陸港股賣壓相對沈重。避險資產持續走強,金價突破每盎司 4,200 美元,續創歷史新高;美債價格回升,10 年期殖利率一度跌破 4%,為今年 4 月以來首次。
本週重要大事:
中國月度經濟數據、GDP:本週一(10/20)將公佈 9 月中國消費、生產和投資數據和 GDP。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年增率預計落在 3.0%(前 3.4%)維持低檔;生產方面,預計工業增加值年增率微幅降至 4.9%(前 5.2%),下檔仍由高技術製造業支撐;投資方面,預估固定資產投資在反內卷壓力下,累計年增率下滑至 0%(前 0.5%)低位;最後,市場預估中國 Q3 GDP 市場年增率 4.7%(Q2 5.2%)。
台灣外銷訂單:本週二(10/21)將公佈 9 月台灣外銷訂單。關稅下部分傳產訂單壓力可能攀升,但 Nvidia GB200 出貨的加速,有望延續高階半導體、伺服器等 AI 的需求。統計處預估,9 月外銷訂單金額將落在 640 ~ 660 億美元,年增 19 ~ 22.7%(前 19%)。
中國四中全會:本週一(10/20)到本週四(10/20)中國將舉行四中全會,重點聚焦於「十五五」規劃的制定。重點關注對特定科技產業的支持、反內卷是否有進一步措施,以及社會保障、財稅體制改革、擴大內需等方面是否給出更具體的方向,從而為中國長線經濟結構帶來改善。
美國 CPI:本週五(10/24)將公佈美國 9 月 CPI。通常來說,BLS 在政府關門期間將暫停發布數據,但由於 CPI 涉及社會福利金調整,從上週延後至本週的 10/24 公佈。克里夫蘭聯儲預測,9 月 CPI 年增率小幅升至 2.99%(前 2.94%),核心 CPI 則降至 2.95%(前 3.11%),整體物價穩定,無失控趨勢。
歐元區 PMI : 本週五(10/24)將公佈 10 月歐元區製造業 PMI。歐盟「 Readiness 2030 」國防計畫支撐部分製造需求,但外需仍受關稅衝擊與中國商品競爭壓力影響,預期 10 月 PMI 小幅回落至 49.5(前值 49.8)。
Tesla 財報:本週三(美東時間 10/22)將公佈 Tesla 2025 年第三季財報,關注電動車稅收抵免、補貼政策結束後,對未來交車量的影響,以及 2026 年起可能推出的新車型。另留意機器人與能源業務所仰賴的稀土磁鐵及鋰電池原材料,是否因中國管制影響而面臨風險。
加入〈財經M平方〉官方Line,掌握最新行情!
相關圖表
- 原物料週漲跌幅(%)
- 債市週漲跌幅
- 匯市週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