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行情下一個爆點:白銀正被納入“國家敘事”
前貴金屬銀行高管鮑勃·戈特利布(Bob Gottlieb)週四表示,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倉庫正出現大規模白銀實物外流,且速度持續加快,這預示著全球交割體系承壓嚴重。與此同時,一場根本性的“結構性變革”正在重新定義黃金的資產屬性。
戈特利布在接受Kitco新聞獨家專訪時透露,僅過去兩週就有2900萬盎司白銀被實際運離COMEX倉庫。他還對鉑金市場發出嚴厲警告,暗示其狀況可能更爲嚴峻。
這場實物白銀外流發生在一週劇烈波動之後:週二黃金價格從4360美元高位暴跌至4120美元低點,單日跌幅近5.5%,隨後有所反彈;白銀同日跌幅更高達7.5%。
最嚴重的壓力出現在實物白銀市場,集中體現爲全球兩大交易中心——美國主要期貨交易所紐約COMEX與全球最大實物交易中心倫敦市場之間的流向發生戲劇性逆轉。
戈特利布解釋說,倫敦金庫中的可動用庫存(即“自由浮動庫存”)已在多重需求衝擊下消耗殆盡。“(倫敦的)自由浮動庫存從3.05億盎司降至約1.25億盎司……這造成了整個市場的供應緊張,”他表示。
倫敦的短缺引發劇烈逆轉。當地現貨白銀溢價使得銀行從COMEX提取實物並運回大西洋對岸變得極爲有利可圖。“COMEX庫存已從5.3億盎司降至目前約5.01億,意味著約2900萬盎司白銀已被運出美國,”戈特利布透露。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每日倉庫報告印證了這一趨勢,顯示十月以來白銀庫存持續下降。
戈特利布對供應缺口規模給出了驚人數據:“我認爲倫敦還需要1億至1.5億盎司實物白銀,市場才能恢復正常。”
黃金的“結構性變革”
實物壓力出現的同時,黃金正經歷戈特利布所稱的“另一種上漲”——由全球最大金融機構對其認知的結構性轉變所驅動。
“全球央行都在進行去美元化多元化配置,而他們正通過黃金實現這一目標,”戈特利布表示。他指出了歐洲央行的驚人發展:“他們剛剛宣佈黃金已成爲其儲備中第二大資產,超過了歐元。他們持有的黃金比本幣還多。”
根據歐洲央行最新報告,截至2024年底黃金約佔全球官方儲備的20%,超過歐元16%的佔比。
戈特利布將本週價格暴跌定性爲“極其健康”的市場出清,旨在清除他稱爲“一週多頭”的新投資者帶來的投機泡沫。
然而,在白銀擠壓備受關注之際,戈特利布對更不透明的鉑族金屬市場發出嚴厲警告。他強調倫敦鉑族金屬機構不同於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從不公佈庫存統計數據。“他們爲何不公開……除非情況比黃金白銀市場更爲嚴峻?”
232條款的未知影響
展望未來,戈特利布強調各方應密切關注即將進行的白銀關鍵礦物232條款調查。
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啓動的這項調查,若進口商品被認定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總統有權實施關稅或其他限制。這項根據2025年4月15日行政令啓動的調查,將評估關鍵礦物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白銀若被正式列爲關鍵礦物,可能對市場產生巨大影響。最可能的結果是加徵關稅,戈特利布警告這將阻止COMEX庫存外流,並在美國境內形成顯著價格溢價。
更極端但可能性較低的結果是,政府可能限制出口或管控國內庫存, 爲實現國防、人工智能和能源領域等戰略目標而將部分供應國有化。
戈特利布認爲實施限制最終將“損害美國利益”,因爲與汽車行業不同,關稅“不會讓美國多產出一盎司白銀”——超過70%的白銀是作爲其他金屬的伴生礦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