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聲鶴唳?基金經理Q4集體“踩剎車”,緊盯三大風險
隨著第四季度的開啓,基金經理們正採取謹慎立場,選擇減持風險資產,轉而青睞波動性較低的防禦性投資。
在政策分化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私人信貸、粘性通脹以及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干預下美聯儲應對通脹的能力,成爲了基金經理和央行官員們最關心的問題。
對於景順的多元資產基金經理David Aujla來說,這意味著選擇投資高品質的政府債券,而不是承擔信用風險。他說,“雖然我們不一定認爲經濟衰退迫在眉睫,但我們確實認爲,從風險平衡的角度來看,現階段增持防禦性資產是明智之舉。”
私人信貸與AI引發擔憂
市場擔憂的核心之一,是在汽車相關公司Tricolor和First Brands倒閉後,美國可疑信貸問題可能蔓延至其他市場。這些擔憂導致歐洲銀行股上週遭到拋售,儘管該板塊很快反彈。
Rathbone多元資產投資組合基金的基金經理Will Mcintosh-Whyte表示,近期私人信貸市場的動盪“應該讓投資者停下來想一想”。他說,“Tricolor和First Brands給它們的債權人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頭痛難題。”
Mcintosh-Whyte補充道:“這說明了影子銀行體系中存在嚴重的資本錯配風險,儘管這演變成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仍然很低,但我們絕不能低估問題加劇並可能引發更多風波的風險。”
與此同時,對人工智能泡沫的恐懼繼續佔據著基金經理以及幾乎所有關注股市的人的思緒。
Wellington Management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Derek Hynes說,“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和資本支出正在爲經濟中其他較弱的領域提供強有力的增長支持,但該領域任何信心的喪失都可能對金融狀況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需要密切關注。”
滯脹風險抬頭
由於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的通脹仍然棘手,在關稅和特朗普干預美聯儲的背景下,央行官員和基金經理們也在密切關注美國。
“從負面來看,關稅的滯後效應可能導致美國通脹出現意外上行,這或許是最大的風險,”Rathbones的市場分析主管John Wyn-Evans表示。“市場的悲觀情緒依然濃厚,因此,股市指數走高反而可能會吸引更多人入場。沒有什麼比年底前追逐業績的行爲更能加劇市場壓力了,”他補充道。
事實上,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現任政府採取的許多決策尚未被市場完全消化,無論是在通脹方面還是在經濟增長放緩方面。”
他提到了美國的關稅、移民政策和赤字,“赤字如此之高,已經造成了信心問題。” 他說:“所有這些都可能導致某種形式的滯脹,”並稱滯脹是當前“主要危險”,但市場也應警惕過度悲觀。
美聯儲應對通脹的能力取決於其信譽,而今年在特朗普施壓要求降息、解僱主席鮑威爾並罷免理事庫克的背景下,美聯儲的信譽受到了質疑。儘管美國政府停擺導致數據持續缺失,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10月再次降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通脹預期之所以穩定,是因爲投資者相信美聯儲有能力恢復物價穩定。他和特里謝都堅稱美聯儲的信譽依然強大,不過特里謝表示,他對特朗普的干預“感到震驚”。他說:“央行的穩定性和信譽至關重要,是市場正常運轉的基石。”
全球央行政策分歧是挑戰還是機遇?
市場、政治和地緣政治中的許多未知數影響著波動性,但景順的Aujla認爲,今年的指數似乎“保持得相對平穩”,不過他警告說,這“掩蓋了各類資產內部更大的波動性”。
他說,“這源於我們在經濟增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盈利狀況方面看到的差異。我們不一定需要畏懼波動性,相反,當我們堅信可以利用預期回報的更大差異時,就應該擁抱它。我們將這些分歧視爲機遇的來源。”
威靈頓管理的Hynes補充道,“我們認爲發達市場央行之間分化的政策路徑是潛在波動性和機遇的關鍵驅動因素,歐洲央行今年已經降息,我們認爲,無論是進一步加息還是降息,門檻現在都很高。歐洲央行的政策前景取決於增長軌跡;如果增長回升,這是我們的基本預測,那麼是否有必要進一步降息就不好說了。”
隨著通脹率徘徊在2%的目標附近,歐洲央行預計將在10月維持利率不變。根據歐洲央行的數據,預計2025年歐洲的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2%——這一前景比之前的預測更爲樂觀,這得益於許多成員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以及歐美貿易協議帶來的確定性增加。
儘管美聯儲在9月進行了逾一年來的首次降息,這可能爲增長和風險資產提供支持,但Hynes認爲,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政策組合“與潛在的經濟狀況不符”。“英國央行面臨著微妙的平衡,因爲近期的降息有固化通脹的風險,”他補充說,而日元收益率的潛在走高可能“激勵資本回流,從而對全球信貸市場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