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繁榮只是假象?“泰坦尼克”兇兆浮現,小心冰山!
儘管過去一週左右出現了一些溫和的疲軟,但美國主要股指週三的交易價格仍距離歷史高位區域僅有幾個百分點的差距。
然而,根據SentimenTrader週三發佈的一份報告,市場表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可能暗流湧動。近期,一系列與參與上漲的股票數量有關的不祥之兆密集出現。報告稱,此前這些信號的集羣出現,都預示著股市將迎來一段持續的疲軟期。
在過去的五個交易日中,“納斯達克泰坦尼克綜合癥”已閃現四次。與此同時,另一個備受技術分析師關注的市場寬度指標“興登堡兇兆”也觸發了兩次。SentimenTrader的報告指出,當這兩個信號中的任何一個或兩者在五個交易日內合計觸發五次或以上時,通常預示著麻煩即將來臨。
回顧自1987年以來的16次類似情況,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一年後的平均跌幅爲21.7%,並且只有40%的時間在此後錄得上漲。
當然,自本輪牛市開始以來,SentimenTrader的這一集羣指標已經觸發了兩次。一次是在2023年5月,另一次是在2024年6月。然而,股市卻依然不爲所動,繼續緩慢攀升。
泰坦尼克和興登堡指標都是在股市寬度惡化時觸發的。華爾街策略師談論的“寬度”是爲指數上漲做出貢獻的個股數量。如果一個指數在上漲,但其中大部分成分股卻在下跌,這就意味著市場寬度正在減弱。
而疲弱的寬度意味著,至少在理論上,指數更容易受到拋售的衝擊。當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處於或接近歷史高位,而其成分股中創下52周新低的股票數量超過創下52周新高的股票數量時,“泰坦尼克綜合癥”指標就會觸發。
技術策略師認爲,這種矛盾現象表明,指數的強勢是建立在少數股票的成功之上,這有點岌岌可危,使其更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興登堡兇兆”也是基於類似原理。
SentimenTrader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單獨來看,這些信號並不特別引人注目。然而,當它們扎堆出現時,其警示作用就變得強大得多。”
包括BTIG的策略師Jonathan Krinsky在內的一些人指出,還有其他跡象表明,像標普500指數這樣的主要股指可能早就該回調了。
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標普500指數上週三已連續第131個交易日高於其50日移動平均線,創下了自2007年以來維持在其中期趨勢線上方的最長紀錄。
Krinsky在本週早些時候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我們看來,極端上漲的指標、顯著的寬度背離和自滿的市場情緒,這三者的結合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組合。”
包括像Rigetti Computing Inc.等熱門量子計算概念股在內的更多投機性股票,在過去幾周承受了壓力。
週二,隨著熱門的動量交易遭到拋售,許多這類股票受到了重創。但這股疲軟之風直到最近纔開始蔓延到主要股指。標普500指數最近一次創下收盤新高是在10月28日。
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美國股市週三收高,標普500指數在經歷了近一個月來最糟糕的一天後出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