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留台灣 壽險加碼不動產投資
為改善資產幣別錯配問題,壽險業力行「錢」留台灣,增加國內公建等投資。根據中央銀行統計顯示,今年9月底,壽險業不動產投資餘額1.61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年增達到4.7%則是兩年八個月最高,至於放款餘額逼近1.3兆元、連15月增加並寫近三年高點,年增6.06%,為十年半來的新高。
壽險業資金錯配,成為各大壽險公司近年來的重要課題,多數壽險公司除著重外幣保單銷售外,也同步增加國內公建、不動產等投資,並提升放款金額。
壽險資金在台投資顯著加碼,根據央行資料,今年以來至9月底為止,壽險公司累計加碼不動產投資近566億元。近年來,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等大型壽險,均積極投入不動產投資,主攻商場、辦公室等複合式商業開發,物流地產及重大建設區域優質商用資產等。
此外,壽險公司同時積極衝刺放款業務,9月底放款餘額約1.29兆元、連15月增加並寫近三年高點,年增率6.06%,創十年半新高。
在暌違近一年半後,今年9月壽險業對金融機構的證券投資,再度突破9,000億元、達9,047億元,且連四月增加。如與去年同期相較,對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年增率達2.67%,終結逾兩年以來的衰退轉正數。
壽險業資金錯配,是各大壽險公司重要課題,壽險業因此卯足全力調整資產負債的期間與幣別、降低錯配,多數壽險公司除了著重外幣保單銷售外,也同步增加國內公建、不動產等投資,並提升放款金額,多管齊下改善體質。
值得注意的是,壽險業持有高達4,600億美元的貨幣錯配,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隨著新台幣匯率升值,將有引爆危機的可能,如今年5月新台幣強升引發匯損,殷鑑不遠。對此,國內大型壽險公司訂定計畫,從投資與商品等策略著手,以逐步降低資產錯配風險。
再以投資面來看,壽險公司紛紛增加國內投資,從新台幣保單收來的錢,會盡量投資在台幣資產,例如新台幣債券、政府公建、房貸等台幣放款等,也有壽險公司持續擴大投資台灣計畫,不僅可改善幣別錯配情形,還能支持國內經濟發展以達到一兼二顧的效果。
至於商品策略上,大型壽險公司近年來著重於銷售外幣保單,藉以稀釋幣別錯配比例,若為外幣保單收來的錢,就會投資美元債券,讓資產負債貨幣能夠相互匹配。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