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漲勢暫歇,美元主導波動;艾芬豪下調中期產量目標,銅礦供給受衝擊【群益獨家觀點】

黃金漲勢暫歇,美元主導波動
FOMC會議結束後,美元連續兩日反彈,黃金則出現獲利了結賣壓。德意志銀行基於黃金價格持續走高的趨勢,上調2026年黃金價格預估,由原本3,700美元調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上調原因主要來自中國等金磚國家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以及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的高漲。
中國央行已連續十個月持續增持黃金,印度、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同樣跟進,顯示央行黃金儲備持續擴大。以中國與俄羅斯為首的金磚國家,目前兩國黃金儲備均已超過2,300噸。自金融海嘯以來,美元的霸權地位逐漸受到挑戰,持續增發貨幣與債務規模擴張引發部分國家對美元資產的擔憂,導致美債吸引力出現結構性的下降。
截至2025年9月13日當周,美國初請失業救濟人數大幅下降,且優於市場預期,這促使美元走強,黃金價格短線承壓回落。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短期內被視為就業市場改善的良好信號,隨著降息周期的啟動,就業市場有望逐步恢復動能。但值得關注的是,川普政府嚴格的移民政策可能對就業市場復甦帶來一定壓力,影響勞動力供給與市場活力。
德意志銀行預估,2026年央行購金量將維持強勁,約為900噸。此前,世界黃金協會預測2025年央行黃金購買量將超過800噸,顯示機構普遍看好央行購金意願與增持趨勢,黃金需求持續受央行買盤提振。
雖然短期美元反彈帶來黃金價格壓力,但中國及金磚國家央行持續的黃金增持,以及市場高度的降息預期,為黃金中長期走勢提供明顯支撐。短線在金價漲勢出現暫緩下,美元的波動將可能主導近期的金價波動。
2025年以來推升金價的因素來自於各國央行的買盤持續強勁(尤其是金磚國家)、不斷膨脹的貨幣供給與債務擔憂、美元弱化的趨勢、美國逐漸進入降息循環、對於貿易戰的擔憂、聯準會獨立性的逐步喪失、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烏俄戰爭、中東衝突等)、通膨的對沖,加上傳統金飾珠寶消費旺季(Q4)的靠近,黃金在經歷了4月到8月主力收籌碼的過程下,黃金重新獲得上攻的動能。
黃金 紐約期貨 12 月合約 (GCZ5)
艾芬豪下調中期產量目標,銅礦供給受衝擊
加拿大礦業公司艾芬豪在旗下剛果礦區受到洪災影響下,下調了中期的產量目標,衝擊銅礦供應。
由於5月地震活動導致其剛果 Kamoa-Kakula 銅礦部分區域被淹,該公司已將此礦區的中期生產目標由每年60萬噸下調至55萬噸,產量目標的下調可能進一步衝擊銅礦短缺的現象,負加工費狀況延續,國際間搶銅礦的趨勢並未改變,銅的中期供給較為疲弱。
聯準會下調近三年利率預估,軟著陸劇本持續上演之下,銅價或將獲得更好的推力,需求彈性在資料中心建置、AI導致用電需求大增的背景下降低,過去銅做為工業金屬,需求容易受到總體經濟環境的循環及波動影響。
現如今需求有受到更多方面的提振,需求大幅減弱的可能正在下降。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未來的銅供需將出現較為極端的失衡,需求增速將持續超越供給的成長,2035年可能會出現30%的供給短缺,這將進一步推升銅價。
銅需求面雖尚未出現明顯的復甦,不過在預期中國進一步刺激政策的推行下,有望帶動消費需求的復甦,目前中國的內需相對疲軟,消費需求尚未明顯提升或許與消費者預期政府將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有關,在政策出台前保持觀望的態度,一旦政策推出,將帶動整體消費情緒升溫,中國股市表現也可能同步有所表現,銅價將在消費的復甦下出現較佳的表現。
銅的基本面維持樂觀,SMM預估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將年增4.5%,銅礦產量及精煉銅產量將分別成長0.5%、1.9%,2025年的銅平衡趨向微幅過剩,而2026年可能重新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況,主要原因來自於需求增速超越供給增速、以及中國反內捲政策將使過剩的產能得到控制,需求在能源轉型、用電需求大增、新興市場基礎建設需求強勁下較為樂觀,供給面臨礦商投資不足,未來銅礦供應將持續不足應付需求,整體供需基本面趨向穩健上行。
銅 紐約期貨12月合約(HG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