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預期下滑,金價回落;自由港產能受損,銅價大漲【群益獨家觀點】

降息預期下滑,金價回落
【黃金】
在鮑爾周二發表演講後,雙重風險的強調使得市場重新權衡了通膨與就業市場的風險,樂觀的降息預期出現微微的回調,也使得美債殖利率、美元指數走高,稍稍壓抑黃金的定價。
另外,美國8月新屋銷售表現強勁,在建商施行降價措施下,刺激新屋的買氣。8月新屋銷售總數來到80萬戶,大幅高於預期及前值,月增20.5%、年增15.4%,待售房屋庫存較7月下降1.4%,房價中位數也較上月彈升4.7%,均價則是月增11.7%,
強勁的新屋銷售數據對於美國整體房市的提振有著代表性的意義,雖相比成屋銷售,佔比仍較小,但在建商的降價措施刺激下,先前因關稅戰而觀望的前在買家受到吸引,買氣因此出現較大幅的升溫,後續能否持續維持較強的買氣仍待觀察,黃金也受到強勁經濟數據出現一些逢高的賣壓。
以目前的兩種通膨劇本來看,一是通膨持續升溫,壓抑降息預期;二是通膨維持低位,聯準會持續較寬鬆貨幣政策。第一種情況下,通膨的升溫會將實質利率壓低,債券的利息可能被通膨吃掉,黃金因此得到抗通膨的買盤。第二種情況下,降息能夠壓抑美債殖利率及美元,使得黃金的機會成本下降及對沖美元下跌的風險將得到發揮。因此,不管是哪種劇本來看,實質利率的下滑都將對黃金帶來好處。
2025年以來推升金價的因素來自於各國央行的買盤持續強勁(尤其是金磚國家)、不斷膨脹的貨幣供給與債務擔憂、美元弱化的趨勢、美國逐漸進入降息循環、對於貿易戰的擔憂、聯準會獨立性的逐步喪失、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烏俄戰爭、中東衝突等)、通膨的對沖,加上傳統金飾珠寶消費旺季(Q4)的靠近,黃金在經歷了4月到8月主力收集籌碼的過程下,黃金重新獲得上攻的動能。
黃金 紐約期貨 12 月合約 (GCZ5)
自由港下調銷量,銅價大漲
【銅】
2025年9月8日,自由港麥克莫蘭旗下印尼格拉斯伯格銅礦發生嚴重礦難事件。該公司於9月24日發布聲明更新最新情況,並下調第三季銅與黃金銷量預估。事件起因為約80萬公噸泥流湧入礦井,迅速波及多個採礦區域,造成2名礦工死亡、5人失蹤,是自由港印尼礦區數十年來首次發生此類事故。事故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
此次事故影響涵蓋五個生產區塊中的PB1C區,泥流同時對其他生產區塊基礎設施造成損害。預計受影響較輕的兩個區塊能於2025年第四季中恢復生產,其餘三個區塊則將分階段在2026年恢復。
受事件影響,自由港預計2025年第四季及2026年銅產量將出現大幅延遲,直到2027年才能恢復至事故前水平。公司隨即將第三季銅銷量較7月預估下調4%,黃金銷量下調6%。格拉斯伯格礦2024年銅礦年產量超過80萬噸,單季約20萬噸,意即今年第四季產量可能減半,降至不到10萬噸,對全球銅礦供給形成重大衝擊。
自由港下調銅銷量的消息推升市場對銅礦供給短缺的擔憂。同時,8月美國新屋銷售數據強勁,提振市場整體銅需求預期。雙重利多刺激下,紐約銅價強勁反彈,扭轉7月30日因銅關稅風波導致的跌勢,重新站上200日均線。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也攀升至2024年6月以來高點。
銅需求面雖尚未出現明顯的復甦,不過在預期中國進一步刺激政策的推行下,有望帶動消費需求的復甦,目前中國的內需相對疲軟,消費需求尚未明顯提升或許與消費者預期政府將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有關,在政策出台前保持觀望的態度,一旦政策推出,將帶動整體消費情緒升溫,中國股市表現也可能同步有所表現,銅價將在消費的復甦下出現較佳的表現。
銅的基本面維持樂觀,SMM預估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將年增4.5%,銅礦產量及精煉銅產量將分別成長0.5%、1.9%,2025年的銅平衡趨向微幅過剩,而2026年可能重新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況,主要原因來自於需求增速超越供給增速、以及中國反內捲政策將使過剩的產能得到控制,需求在能源轉型、用電需求大增、新興市場基礎建設需求強勁下較為樂觀,供給面臨礦商投資不足,未來銅礦供應將持續不足應付需求,整體供需基本面趨向穩健上行。
銅 紐約期貨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