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E符合預期,黃金再上3,800;供不應求預期催化,銅價創八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群益獨家觀點】

【黃金】
美國8月PCE數據表現喜憂參半,個人消費支出強勁或能帶動經濟成長,PCE物價指數及核心物價指數呈現溫和上升,顯著高於聯準會目標的2%,若持續升溫恐將不利於後續的降息路徑。PCE表現大致符合預期,使得市場的降息預期有出現回溫,帶動金價回升。
美國8月個人消費支出主要得益於資產效果,也就是股市持續上漲為高資產族群帶來更強的消費力,反觀中低收入族群則受關稅及通膨的影響,消費動能可能略顯疲軟。另外,物價指數及核心物價指數不管是月增年增都符合市場預期,並未脫稿演出,呈現溫和升溫,雖持續的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但至少符合預期,也讓早些時候遭到鮑爾雙重風險言論打擊的降息預期回升,目前依舊維持年底前兩碼的劇本。
就業市場部分,本周五將有重磅的美國就業數據,目前市場預期失業率將維持4.3%,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則將增至5萬人。以過去的慣性來看,7、8月通常非農表現較為疲軟,而9月則會出現回升,因此本次的觀察重點在於9月的非農新增人數是否有顯著的回升,若超乎市場預期則表示就業市場仍具韌性,聯準會對於下行風險的擔憂可能得到緩解,並壓低降息預期,相對較為不利金價;而若表現符合預期或是低於預期,則顯示就業市場持續面臨下行風險,降息預期或再度受推升,對於黃金後續的表現將較為樂觀。
2025年以來推升金價的因素來自於各國央行的買盤持續強勁(尤其是金磚國家)、不斷膨脹的貨幣供給與債務擔憂、美元弱化的趨勢、美國逐漸進入降息循環、對於貿易戰的擔憂、聯準會獨立性的逐步喪失、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烏俄戰爭、中東衝突等)、通膨的對沖,加上傳統金飾珠寶消費旺季(Q4)的靠近,黃金在經歷了4月到8月主力收集籌碼的過程下,黃金重新獲得上攻的動能。
【銅】
受自由港旗下世界第二大銅礦-Grasberg礦營運停擺的影響,高盛預估未來一年內銅礦供給將受到50萬噸的衝擊,或將影響2025乃至2026年的銅平衡,原先市場預期的供給略為過剩可能受到逆轉,紐約銅價因此創下8月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上海銅價則創下2024年10月以來的最大周漲幅。
解析本次印尼銅礦停運事件的影響,銅價一開始的反應與自由港發出聲明後表現截然不同,主要是因為本次礦災的影響大幅超乎市場預期,自由港對於該礦恢復生產的速度也較市場預期來的慢,因此對於銅礦供給的衝擊也為市場帶來擔憂甚至恐慌,紐約銅價上周也一度觸及每磅4.9美元,隨後因恐慌情緒的緩解而回落。
中國於9/27公布8月工業企業利潤年率,來到驚人的20.4%,較前月的年減1.5%大幅跳升,也帶動今年1-8月利潤年增至0.9%,受惠於中國政府對於惡性價格競爭的控制,從電動車、太陽能等開始,中國政府持續推動反內捲的政策將有利於企業利潤的回升,也將對經濟動能及通縮帶來改善,都將對於銅價帶來較為正向的影響。
銅需求面雖尚未出現明顯的復甦,不過在預期中國進一步刺激政策的推行下,有望帶動消費需求的復甦,目前中國的內需相對疲軟,消費需求尚未明顯提升或許與消費者預期政府將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有關,在政策出台前保持觀望的態度,一旦政策推出,將帶動整體消費情緒升溫,中國股市表現也可能同步有所表現,銅價將在消費的復甦下出現較佳的表現。
銅的基本面維持樂觀,SMM預估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將年增4.5%,銅礦產量及精煉銅產量將分別成長0.5%、1.9%,2025年的銅平衡趨向微幅過剩,而2026年可能重新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況,主要原因來自於需求增速超越供給增速、以及中國反內捲政策將使過剩的產能得到控制,需求在能源轉型、用電需求大增、新興市場基礎建設需求強勁下較為樂觀,供給面臨礦商投資不足,未來銅礦供應將持續不足應付需求,整體供需基本面趨向穩健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