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轉型見效 營收上升且優於預期 盤後漲4%【美股投資戰報】

Nike財報重點
1. Nike 財報優於預期 轉型初見成效
第一季營收成長 1% 至 117.2 億美元,淨利與批發業務表現優於市場預期,股價延後交易一度上漲 3.4%。公司清理庫存見效,轉型計畫展現早期成果,但高層強調全面復甦仍需時間。
2. 中國市場持續低迷 關稅壓力仍重
中國銷售已連 5 季下滑,市場競爭激烈,復甦落後於北美。Nike 預期今年關稅成本達 15 億美元,直營業務要到 2026 財年才重回成長。
Nike與道瓊走勢

圖片來源 : TrandingView
Nike 財報優於預期 轉型初見成效
儘管面臨動態的營運環境、關稅壓力及關鍵市場的疲軟,Nike 的轉型計畫已初見成效,營收意外上升並超越獲利預期。 營收年增 1% 至 117 億美元,超出預期 7 億美元,GAAP 每股盈餘(EPS)0.49 美元,優於預期 0.22 美元。
- 庫存年減 2%,至 81 億美元。
- 批發業務年增 7%,達 68 億美元。
- 直營收入年減 4%,至 45 億美元。
- 大中華區收入年減 9%,至 15 億美元。
- 鞋類 -1%
- 服裝 +9%
- 運動器材 +4%
- Converse -27%

圖片來源 : App Economy insights
批發業務回溫 直營與數位業務疲軟
本季度 Nike 在不同渠道的表現出現明顯分化。批發業務(Wholesale)回暖,成為執行長 Elliott Hill 重振計畫的早期成果之一。批發營收達 68 億美元,成長 7%,在匯率中性基礎上則成長 5%。然而,直營業務(NIKE Direct)營收為 45 億美元,下滑 4%,匯率中性下跌幅度擴大至 5%,主要受到NIKE 品牌數位業務大跌 12% 及零售店營收小幅下降 1% 的影響。股票策略師 David Bartosiak 指出,雖然批發回暖值得肯定,但直營(DTC)業務的疲軟仍是一大警訊;財務長 Matthew Friend 也坦言,直營業務恐要到 2026 財年才會恢復成長。另一方面,旗下子公司 Converse 表現更顯疲弱,單季營收僅 3.66 億美元,暴跌 27%,在匯率中性基礎上也下滑 28%,顯示各地區銷售皆面臨壓力。

圖片來源 : Fiscal.ai
北美獲勝 大中華區持續落後
執行長 Elliott Hill 表示,本季度 Nike 透過「Win Now」行動,在北美、批發和跑步等優先領域取得了進展,總營收達 50.2 億美元。他強調,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仍有工作要做,以確保「所有運動、區域與銷售管道走上同樣的發展軌道」。Hill 對於「Win Now」的重點以及公司新推出的「Sport Offense」陣容將有助於長期業務最大化充滿信心。
中國是 Nike 第三大市場,2025 財年佔總銷售額的 15%,但復甦進度特別落後。截止 8 月 31 日的三個月內,大中華區銷售已連續五個季度下滑,營收為 15.12 億美元,算上匯率損失則是下降 10%。Nike 在中國面臨安踏、李寧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也失去部分市佔率給新興對手,如 On 與 Deckers(Hoka 的母公司)。
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EMEA),總營收增長 6%,匯率中性基礎上增長 1%。
Nike 財務長 Matthew Friend 表示,公司的直營業務要到 2026 財年才會恢復成長,其中北美將領先復甦,而中國仍會落後。
新聞來源 : Reuters
公司簡介:
耐吉公司(NIKE, Inc.)為男士、女士及兒童設計、開發及行銷運動鞋、服飾、設備及飾品。 該公司透過旗下商店、子公司和經銷商銷售其產品。耐吉服務全球客戶。
#群益期貨 #美股投資戰報 #美股 #成交量排名 #高價股排名 #當日波動排名 #漲幅排名 #跌幅排名 #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