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48 小時暫停出口關稅,阿根廷農作物出口創記錄【群益獨家觀點】

農產品價格
黃豆 | 因 48 小時暫停出口關稅,阿根廷農作物出口創記錄
因 48 小時暫停出口關稅,阿根廷農作物出口創記錄
為了支撐國家財政,阿根廷總統米萊在上週暫停了農作物出口關稅,此舉引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訂單朝。據彭博數據顯示,因為這次暫停出口關稅,有近 2000 萬噸油籽和穀物的出口訂單,輕鬆創下農業部自 2011 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截至 9/24 ,種植者已售出超過 3500 萬噸,佔總產量 62%,目前估計產量是 5700 萬噸。
據阿根廷的羅薩里奧貿易委員會數據顯示,當時黃豆報價徘迴在每噸 350 美元左右,而關稅減免前不到 300 美元。這意味著貿易商在大幅增加銷售的同時,將大約 60% 的利益讓給了農民。
阿根廷黃豆每週出口數據
白宮是否還有籌碼向中國施壓改變政策?
據彭博報導,川普暗示還有。其財政部長預計在下一輪美中貿易談判將取得「相當大的突破」,並且也在 Truth Social 上承諾會見習近平時黃豆會是優先的談判項目。
然而,共和黨參議員在 9/30 與美國駐華大使會晤後表示失望,稱中國近期無意重啟採購。
中國是否面臨風險?還有多少談判空間?
中國的短期風險有限。中國主要進口黃豆是為了畜牧業飼養,但中國的壓榨商和農戶囤積了高於以往的庫存,政府儲備也將提供緩衝,據彭博表示,這讓中國可撐到 2026 年初才面臨海外採購壓力。換個角度來說,為了避開與美國貿易,加大對巴西和阿根廷的依賴會帶來長期風險。
由於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的黃豆種植時間錯開,原本同時跟這三個國家採購可以降低天氣影響問題,現在大幅減少與美國採購黃豆,意味著降低其供應鏈韌性,萬一未來巴西遭遇乾旱影響導致黃豆減產,可能造成中國大連黃豆價格大幅上漲。
美中過往談判經驗:不得已妥協
在川普第一任期的貿易官萊特海澤的著作 No Trade Is Free 《沒有自由貿易那回事》有提到當初與中國貿易談判的情況。他指出,中國在科技、國企補貼與產業政策上幾乎不願退讓。在書中敘述到貿易談判進展可稱 「走三步,退兩步」,不過在談判手段上倒是沒有太大變化,仍舊以關稅談判為基調,並且萊特海澤在書中表示,川普對於談判人員非常信任,給予極大的權力跟支持。因此在 2018、19年時,談判上的態度就相對強硬,後續同意農產品採購算是不得已的妥協。
黃豆日線圖
小麥、玉米 | 預算案未過缺乏數據
預算案未過缺乏數據
目前美國農業部幾乎呈現全面停擺,因為預算案未過,數據停止更新。據外媒報導,美國政府關門將進入第二週。美國參議員們當地時間週五再次先後否決了兩黨分別提出的臨時撥款法案,拒絕了重新開放各機構的機會,目前議會休會至週一,屆時領導層預計將強行進行第五輪投票,表決眾議院通過的將政府撥款延長至11月21日的提案。
小麥日線圖
玉米日線圖
經濟行事曆
ONI指數 | 正常天氣 -0.3
ON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