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假歸來,能否延續漲勢?【群益獨家觀點】
陸港股指數收盤表現

盤面看法
中國十一假期數據顯示家庭消費仍疲弱,整體而言消費與出遊狀況不及五一假期數據。不過在AI的浪潮下,外資認為中概科技股相對美國,估值仍具吸引力。
根據過去10年的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後融資和外資等資金多流入A股,期待節後陸股的走勢。
此外,本月將迎來四中全會與月底的APEC峰會,預計市場將聚焦提振內需與貿易議題上。近期港股回檔修正幅度大,謹慎操作。
中國長假歸來,能否延續漲勢?
假期後開盤,消費數據成隱憂
黃金周假期後,中國股市重新開市,投資者關注人工智慧熱潮能否抵銷消費疲軟。假期數據顯示家庭支出仍保守,票房與航班需求低於預期,更多民眾選擇公路旅行。摩根士丹利稱自駕出行量較去年同期增6%。整體客運量增長7%,但不及五一假期的8%。瑞士寶盛警告,消費疲軟恐引發相關類股回吐,市場聚焦本月中共會議前的政策訊號。
AI題材續燃,估值仍具吸引力
AI題材股延續熱度,受惠於DeepSeek晶片推出與華為雙線AI晶片計畫,滬深300年內漲幅達18%。
AMD與OpenAI達成AI基建合作協議,推動美國與亞洲晶片股上漲;摩根大通大幅上調阿里巴巴目標價。受此帶動,MSCI亞太指數於A股休市期間創下新高,顯示AI敘事仍主導市場風向。
然而MSCI中國指數預期本益比仍低於14倍,遠低於美股標普500的23倍,外資認為中國高成長科技股估值具吸引力。

節後資金高機率流入A股!
根據過去10年的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後融資和外資等資金多流入A股。
十一假期後5個交易日內,融資淨流入9次,外資淨流入5次;10個交易日內,融資淨流入9次,外資淨流入6次。

四中全會與APEC峰會成催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將於本月下旬召開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十五五」規劃建議,市場聚焦消費與創新政策定位,瑞銀策略師預計政府將聚焦提振內需與應對通縮壓力,促進儲蓄轉化為消費。
月底韓國APEC峰會亦受矚目,川普與習近平若會晤,貿易議題有望再度成為市場驅動因素。
指數日線圖








本週經濟行事曆

下週經濟行事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