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強化降息預期,黃金續漲;中美關係惡化,銅價重跌【群益獨家觀點】

鮑爾強化降息預期,黃金續漲
【黃金】
聯準會主席鮑爾於週二發表演講,探討資產負債表的角色,並指出持續的縮表已使流動性出現部分緊縮跡象,顯示聯準會的縮表行動可能已接近尾聲。以就業市場與通膨而言,鮑爾認為就業市場的風險仍偏向下行,而通膨的溫和回升主要來自關稅影響。在兩者之間,他認為就業風險更為顯著,整體發言語氣偏向鴿派,進一步強化市場對降息的預期,黃金則在週二震盪洗盤後再度走高。
鮑爾的演講暗示縮表已進入尾聲。隨著銀行準備金餘額跌破3兆美元,銀行放貸的流動性明顯趨緊,若流動性進一步收縮,恐導致借貸利率攀升,削弱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流動性緊縮可能促使聯準會放慢或終止資產縮表,甚至逆轉操作,以釋出流動性並維持金融環境的寬鬆。此外,隨著就業市場疲態浮現,聯準會不排除在10月及12月的利率決策會議上持續降息,美債殖利率的走低亦有助於降低黃金的機會成本,成為金價的利多因素。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委員會正提議動用遭凍結的俄羅斯國有資產,為烏克蘭提供財政援助。該計畫將允許歐盟各國政府動用總額達2,140億美元的俄羅斯主權資產,此舉可能引發多國央行的疑慮,進而加速其黃金配置。自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每年增持黃金超過1,000噸,為2017年至2021年平均水準的兩倍多,也是近年金價上漲的重要推力之一。顧問公司Metals Focus預估,今年央行購金量約為900噸,略低於前三年,但仍維持在歷史高檔水準。
在俄羅斯地緣政治野心日漸擴張之際,近期波蘭、丹麥與愛沙尼亞等國陸續出現不明無人機入侵事件,使歐洲各國對俄防備意識升高,並討論建立「無人機牆」以反制俄羅斯。波蘭因地理位置接近俄羅斯,被視為潛在衝突風險最高的國家,其央行也因此成為今年最大黃金買家。截至今年8月,波蘭央行已增持67噸黃金,並於9月表示將黃金佔外匯儲備比重由20%提高至30%。目前波蘭共持有515噸黃金,佔外匯儲備約22%,顯示仍有進一步增持空間,持續為金價帶來強勁支撐。
綜合鮑爾演講所釋出的鴿派訊號,以及各國央行對黃金的強勁需求延續,黃金持續受到市場關注,金價後市有望延續強勢走勢。
紐約黃金期貨 12月合約(GCZ5)
中美關係惡化,銅價重跌
【銅】
週二中國商務部發布多則聲明,反制美國對船舶港口費的措施,並強調「美國若想開戰,則奉陪到底;若要談判,大門也隨時敞開」。川普則於同日發文表示,中國刻意不向美國採購黃豆,已損害美國農民利益,美方將考慮切斷與中國的食用油貿易。中美之間的博弈再度升溫,市場風險情緒明顯提高,銅價亦因此出現較大跌幅。
在銅價展望方面,洛鉬集團執行長艾夫斯於週二的倫敦金屬交易所週峰會上表示,LME銅價有望在今年底前升至每公噸12,000美元(約每磅5.44美元),並對銅價維持樂觀看法。他指出,在全球工業發展加速、電動車普及及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銅需求獲得強勁支撐,也推動市場對未來供應短缺的預期升溫,進而刺激銅價走高。
從供需結構觀察,供給端在銅礦災害頻仍、礦商投資不足的情況下,冶煉廠取得礦石的難度增加,加工費(TC/RC)持續處於低位,導致冶煉利潤承壓,精煉銅減產預期升溫,整體供給趨向疲弱。需求端則受惠於人工智慧發展與能源轉型熱潮,具備穩健成長前景,銅的基本面正逐步改善。
短期而言,銅價仍受中美貿易爭端影響,面臨一定的經濟壓力。然而,雙方對關鍵礦產的爭奪,也凸顯包括銅在內的戰略資源重要性。在基本面偏向上行的支撐下,銅價中長期前景仍被視為樂觀。
紐約銅期貨 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