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利了結賣壓出籠,貴金屬暴跌;不確定性仍存,銅價回調【群益獨家觀點】
獲利了結賣壓出籠,貴金屬暴跌
【黃金】
在中美貿易戰降溫以及美國政府停擺有望結束的情況下,市場不確定性顯著降低,使以黃金、白銀為首的貴金屬出現大幅下跌,在金屬牛市中形成一波相對健康的回調。
貴金屬先前的強勁漲勢,反映出各國對債務膨脹、通膨及貨幣貶值的憂慮,加上珠寶消費旺季的推動,市場對黃金的全面樂觀情緒也累積到高檔,為金價帶來修正的可能。不確定性降溫,使得獲利豐厚的黃金投資人及交易者出現獲利了結的動機,大量多頭平倉導致金價大幅下跌,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白銀、白金與鈀金等貴金屬亦同步出現6%至8%的回調,這波修正不僅調整了技術面,也修正了市場過度樂觀的情緒。
在留意短線修正的同時,也不能忽略黃金於中長線的投資價值。其對多種風險的對沖功能,仍是最難能可貴的特質。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公債規模持續擴大,市場對公債避險屬性的信心逐漸動搖。周一傳出法國遭標普降評,在缺乏更大幅度財政緊縮措施下,預算整合進度慢於預期。標普預估,法國公債佔GDP比重將自2024年的112%升至2028年的121%,債務規模仍有持續上升的風險,而經濟成長恐難追上債務膨脹速度。
美國方面,自「大而美法案」通過後,債務規模持續飆升,僅三個月內即從36.2兆美元增至38兆美元,意即美國政府於短短三個月內增發了近1.8兆美元公債。雖然供給大增,但市場對美債的承接能力仍存疑慮。今年以來,股債雙殺的局面較為頻繁,顯示其相對於股權的避險效果已顯著減弱,也促使資金轉向黃金以尋求風險對沖。在基本面與總經面故事未變的前提下,黃金依舊具備中長線的投資價值。
D
紐約黃金期貨 12月合約(GCZ5)

美國公共債務規模大幅增加

不確定性仍存,銅價回調
【銅】
受貴金屬大跌影響,銅價也出現回調,在中美關係未見曙光之前,LME銅價持續高檔震盪。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銅的需求強勁來自綠能轉型與電動車行業加上資料中心的建置將帶來大量的用電需求,這些顛覆性的需求將消耗大量銅資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預計,至2035年全球銅需求將增加約24%,數據中心等新興需求更可能帶來供需與價格的劇烈波動。近期秘魯、印尼等主要銅礦場發生事故,導致供應短缺進一步加劇,比如印尼Grasberg銅礦事故對全球供應影響深遠,秘魯Constancia礦場與智利El Teniente礦場也因政治抗議及工業事故暫停產出。
從政策面看,美國的新一屆政府增加了對銅等戰略礦產的重視,推動國內銅礦業復甦,減少對外依賴。美國對銅產品可能上調關稅,導致大量銅以關稅套利方式湧入美國市場,形成了全球銅價分層與庫存重新分配格局。智利等主要銅生產國對2026年銅等金屬溢價大幅調升,也顯示全球市場正在經歷顯著重構。
宏觀經濟方面,市場預期美國經濟將呈現軟著陸,加上聯準會採取較溫和的降息步調,對銅價帶來正面的支撐效果。歐盟碳減排和美國通膨減免法案(IRA)中的能源、電動車補貼政策,更是加碼基建和綠能投資,增加銅的長期需求。
銅價的持續走高是多重因素的集合效應:強勁且結構性成長的需求、供應鏈意外中斷與地緣政治風險、政策扶持與關稅因素,以及宏觀經濟與美元走勢影響。銅價格雖已從五年前的低點飆升約55%,但仍遠低於鼓勵新礦投資所需水平,業界專家如Robert Friedland警告銅短期內將面臨供應危機,未來需求將幾乎是無限的,使銅成為全球經濟和國家安全不可替代的關鍵資源。市場對於銅供不應求的預估成為銅價走升的主調,短期在中美貿易不確定及美國政府停擺下仍可能出現些回調,不過基本面仍是能夠支撐其中長期走勢的關鍵。
紐約銅期貨 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