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緒修復,陸港股持續走高【群益獨家觀點】
陸港股指數收盤表現

盤面看法
市場情緒由於美中再次握手言和而有所修復,A50再創高,港股指數也順利突破壓力區間,陸港股持續正面看待,10/30迎來10月合約到期,若有獲利可先出場換約。
除了美中關係進展帶來利多外,中國在上周四中全會研擬的十五五規劃也振奮市場情緒,中國五輪的五年規劃,市場整體漲多跌少,反映了政策預期與改革紅利。自十四五以來,中概科技股成為主要領跑板塊,顯示中國的市場結構正轉往創新驅動發展。
市場情緒修復,陸港股持續走高
美中言和,市場情緒修復
中美經過兩週緊張磋商後,已就多項貿易議題達成共識,涵蓋關稅休戰、芬太尼、農產品採購、TikTok、船舶收費與關鍵礦產出口管制等。協議正等待兩國元首於10月30日在韓國會晤時簽署。中方擬延後稀土與礦產出口限制,美方則可能下調芬太尼相關關稅與撤回部分軟體出口管制威脅,陸港股也在市場情緒修復下持續走高。
各取所需,各有盤算
- 對中國而言: 減少外部不確定性有助於專注國內經濟復甦與科技自強。儘管成長目標有望達成,但需求仍偏弱,技術瓶頸待破。
- 對美國而言: 經濟與股市保持強勢,協議可暫緩供應風險與政治壓力,尤其在政府停擺與聯準會獨立性受質疑的背景下,穩定雙邊貿易被視為戰略緩衝。
暫時喘息,經濟現實推動務實合作
休戰象徵雙方均認識到經濟相互依存的重要性,美方亦意識到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中的影響力。不過,中美結構性矛盾深層且難以化解,本輪共識或能暫時舒緩市場緊張情緒,但難以終結貿易戰。
雙方在技術、地緣與制度層面的競爭仍將持續,未來「休戰—摩擦—再談判」的循環恐將繼續上演,這種「反覆破裂與短暫修復」的局面或將成為新常態。
五規劃五輪行情:整體漲多跌少
除了美中關係和緩外,近兩個交易日的漲勢還包含中國四中全會的十五五規劃
自2001年「十五」計劃以來,中國已歷經五個五年規劃期。上證綜指漲多跌少,年化波動率逐步下降,由21.5%降至15.8%,顯示A股整體走勢呈「底部抬升、波動趨穩」的長期趨勢。
| 過去的五年規劃 | 上證綜指漲跌幅 | 政策導向驅動板塊輪動:從周期到科技 |
|
十五 |
-44% | 外部環境衝擊下,周期與政策受益板塊相對抗跌。 |
| 十一五 | 141.9% | 工業化與出口高速擴張,消費、製造與周期商品領漲。 |
| 十二五 | 26% | 戰略新興產業崛起,科技成長結構性行情展開。 |
|
十三五 |
-1.9% | 消費升級與高端製造深化,龍頭企業表現突出。 |
|
十四五 |
13.3% | 硬科技與高端製造成為主線,創新企業集中上市。 |
行情節奏:「首尾較強」與政策預期共振
五年規劃往往帶來政策預期與改革紅利,市場表現常呈現「首尾較強」的結構:初期受改革預期推動,末期因成果顯化及下一輪規劃憧憬再度升溫。統計顯示,規劃發布前後120天內滬指平均上漲逾6%,反映市場對政策前置效應與聚焦效應的反應。

圖片來源:文匯網
科技權重抬升:A股結構進入新時代
「十四五」以來,科技板塊持續領跑,A股科技股市值佔比已超過四分之一,首次超越銀行、非銀金融及房地產三大傳統行業總和,象徵市場結構正從傳統經濟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階段。
指數日線圖








本週經濟行事曆

下週經濟行事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