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資金出逃,黃金持續修正;風險情緒好轉,LME銅逼近新高【群益獨家觀點】
投機資金出逃,黃金持續修正
【黃金】
黃金自歷史高點回落以來,市場出現一波又一波的獲利了結賣壓,主要原因仍在於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加上中美有望達成更進一步的貿易協議,兩國之間摩擦減少,也使投資人對經濟前景轉趨樂觀。避險情緒的降溫,為金價帶來明顯下行壓力。
從黃金ETF持倉變化觀察,目前呈現金價下跌、ETF遭到拋售的狀況,顯示此前部分ETF資金屬於投機性質。由FOMO情緒主導的買盤是推升前期金價狂飆的主因之一,而在金價急跌後,投機者選擇迅速退場,而非逢低承接,顯示市場情緒正快速降溫,進而使金價走勢疲弱。不過黃金的基本面(如通膨對沖、貨幣貶值避險等)並未改變,目前僅屬於短線技術面與價格面的修正階段。
若以過去第四季的季節性慣性觀察,黃金在11、12月的表現通常較為平淡,而風險資產(包括股市與加密貨幣等)則相對強勢。隨著11月臨近,黃金可能在資產配置中相對不受青睞。隨著兩大經濟體關係改善,避險需求降溫在所難免,資金轉向風險資產的機率升高,黃金短線波動或將逐漸收斂。
紐約黃金 12月合約(GCZ5)

風險情緒好轉,LME銅逼近新高
【銅】
在中美談判持續進行下,市場對經濟衝擊的擔憂隨之下降,並期待即將達成的中美貿易協議。銅價重回供弱需強的基本面邏輯,LME銅價逼近歷史新高,距離歷史高點僅剩不到1%。
前兩週,銅價在川普威脅對中國加徵100%關稅的消息下受到衝擊,反映市場對經濟放緩及工業金屬需求下滑的擔憂。然而在上週末的中美會談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指出,對中國的100%關稅將取消,而中國亦將暫緩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使得銅價的壓力消散,重新回到上行趨勢。
目前銅價持續上漲的主因在於礦災事故頻傳導致供給增速放緩,而需求則因全球能源轉型及用電需求攀升而加速成長。供給面的疲弱進一步加劇供不應求的疑慮,市場風險偏好提升,銅價因此受益。全球最大銅礦公司之一的必和必拓(BHP)預估,至2050年銅需求將成長70%,而在礦商投資不足及礦石品位下降的情況下,銅供給預計將於2030年見頂。市場對未來銅供不應求的憂慮持續發酵,銅價在基本面轉強之下具備持續上行的動能。
紐約銅 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