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油價暴跌,美國制裁效果將顯現?【群益獨家觀點】
俄羅斯油價暴跌,美國制裁效果將顯現?
【原油】
美國近期針對俄羅斯兩大原油生產商祭出新一輪出口制裁,導致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需求的大幅縮減是價格下跌的主因,目前俄油相對布油的折價已超過20美元/桶,低於40美元的油價恐將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衝擊,支援烏俄戰爭的資金也將面臨短缺。短期內,在俄羅斯原油供給下降的情況下,國際油價仍存在上行風險。
與俄羅斯出口遭制裁形成拉鋸的,是市場對2026年原油供給過剩的擔憂。IEA最新預估,2026年可能面臨每日400萬桶的歷史級供給過剩,將對油價造成巨大壓力。趁著油價尚未明顯下滑之前,原油生產商持續大幅增產,以搶奪市佔率。川普的低油價政策也是油價下行的因素之一,自川普上任以來,美國原油產量不斷攀升並續創歷史新高,加上 OPEC+ 自四月以來也持續增產,使供給大幅增加;相對地,需求則因電動車普及、關稅對貿易的衝擊而放緩,原油基本面似乎缺乏樂觀理由。
儘管市場對明年的原油基本面偏向悲觀,但過低的油價可能影響美國頁岩油商的生產意願。先前提到,美國頁岩油商可接受的油價底限約在每桶 50 美元,若油價跌至此一水準,美國原油產量可能出現下滑。然而,中東國家生產成本較低,在此價位下仍具備持續增產、搶佔市佔的誘因,供給變數依然存在。相較之下,需求疲弱則較為確定,因此原油展望仍偏向悲觀,另需留意俄羅斯出口制裁可能進一步擴大的風險。
EIA數據顯示,美國原油產量續創新高

俄羅斯油價在美國宣布新一輪制裁後出現暴跌,將對俄羅斯經濟帶來衝擊

紐約輕原油1月合約 (CLF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