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總覽

一週熱榜精選:伊以停火後市場轉向,鮑威爾恐受繼任者鉗制?

schedule 2025/06/27 21:55:02

行情回顧

美元指數本週整體承壓,收於97.25,下跌1.54%,連續7個交易日收陰線,最低短暫下破97關口,週中創下2022年3月以來新低。美元下行的主要原因包括:美聯儲內部鴿派言論頻出、伊以局勢緩和打壓避險買盤、以及媒體傳言稱特朗普考慮美聯儲“影子主席”。

現貨黃金在經歷避險情緒回落及鮑威爾講話打壓後,本週錄得連續第二週下跌,收於3274.46美元/盎司,即使週五PCE數據增加了市場對今年降息三次的預期,金價仍未能獲得支撐。白銀則表現相對強勁,週四最高觸及36.81美元/盎司,逼近月內高點,週五有所回落,本週整體稍微下跌。另外,由於對供應的擔憂加劇,現貨鉑金週中一度躍升至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非美貨幣方面,因美元表現疲軟,歐元和英鎊兌美元均漲至三年半以來的高點,美元兌日元本週大幅下跌。

國際油價本週大幅下挫,兩油跌幅超過12%。週一、週二,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連遭重創,因伊朗對美國僅進行有限報復,且隨後達成伊以停火,市場迅速定價中東緊張緩解;週三、週四市場重新聚焦需求端,美國庫存下降及駕車季來臨提供支撐,油價止跌企穩。

風險資產方面,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要求房利美和房地美將加密貨幣納入抵押貸款風險評估框架,允許用加密貨幣作資產證明。消息公佈後,比特幣突破10.8萬美元/枚、創下歷史新高。

美股全周表現偏強,持續受到政策寬鬆預期和科技股上漲帶動。本週,道指漲3.82%,標普500指數漲3.44%,納指漲4.25%。其中,標普500指數、納指均創歷史新高,較4月階段低點累計漲幅超過20%,技術上確認進入牛市區域。

投行觀點精選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調查顯示,全球各大央行數萬億美元儲備資產的管理者們正考慮將資金從美元轉向黃金、歐元以及人民幣。

摩根士丹利預計美聯儲將在2026年進行7次降息,從3月開始,最終利率將降至2.5%至2.75%。

花旗認爲,AI熱潮將蓋過中東風險,對標普500年底目標看漲至7000點。

美國銀行表示,投資者對日股投資興趣上升,因美股估值過高。

中信證券指出,央行有可能採取降準等方式爲市場提供流動性支持。

一週大事記

1. 鮑威爾重申不著急,7月是否降息仍未定

本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國會參衆兩院的半年度貨幣政策聽證會,重申在經濟數據未明朗前不會貿然降息,強調當前政策依舊“依賴數據”,尚未決定是否在7月降息。

他指出,6月至8月的數據將至關重要,尤其需觀察加徵關稅對通脹的實際影響。如其影響低於預期,或將爲美聯儲更早降息提供空間。當前維持利率不變的原因之一正是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經濟基本面仍穩健,尚無緊迫的降息必要。

鮑威爾表示,當前利率處於“適度限制性”區間,而非“溫和限制”,並認爲當前縮表節奏仍可繼續維持,不會對市場造成壓力,儘管資產負債表規模仍高於疫情前水平。

美國經濟數據已經開始出現疲弱表現,第一季度實際GDP按年率計算終值下修至-0.5%,標誌著三年來首次經濟萎縮。個人消費終值大幅下調至僅增長0.5%,爲疫情以來最弱表現。

另外,美國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略超預期,達到2.7%,創2025年2月以來新高,但個人支出環比下降0.1%,爲年初以來最大降幅。數據表明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增長帶來壓力。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開始降息,2025年降息3次的可能性增加。美聯儲內部對降息時間和幅度存在分歧。

本週多位美聯儲官員釋放了比鮑威爾更偏鴿派的信號。監管副主席鮑曼表示,若通脹壓力保持受控,她將支持7月降息,因爲勞動力市場面臨風險,且通脹正穩定趨於2%的目標。沃勒也表達了類似立場,擔憂勞動力市場疲軟,支持儘早行動。

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認爲,關稅衝擊低於預期,若未引發顯著通脹,美聯儲有望延續“黃金路徑”,爲降息創造條件。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則表示,即便通脹仍高,只要就業形勢惡化,美聯儲也可能啓動降息。

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對秋季降息持開放態度,但認爲當前政策定位仍合適。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與里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則傾向觀望,表示需等待更多數據,以評估關稅對物價的實際壓力。

此外,《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對鮑威爾遲遲未降息的立場日益不滿,擬打破慣例,最早在今年夏季提前提名“影子美聯儲主席”,以影響市場預期。但白宮表示,提名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決定並非“迫在眉睫”。

儘管鮑威爾任期尚餘11個月,特朗普據悉考慮最快於9月公佈繼任者。潛在人選包括前理事凱文·沃什、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以及財長貝森特。提前宣佈繼任者可能帶來政策協調風險,但有助於強化其經濟主張的影響力。

同一周內,美聯儲還投票通過放寬大型銀行的“強化補充槓桿率”(eSLR)提案,將控股公司的資本要求從5%下調至3.5%至4.5%,銀行子公司的門檻亦相應調整。

該措施旨在減輕銀行資本負擔、提升其在國債市場的中介能力,但引發部分監管者擔憂,認爲此舉可能增加系統性風險,提升銀行倒閉的概率。

2. 伊以停火但特朗普警告風波未定,伊朗核設施現狀不明

在美國與卡塔爾斡旋下,伊朗與以色列本週達成停火協議,結束了持續12天的激烈衝突。

據統計,衝突造成以方28人死亡,伊朗方面則有數百人喪生。以色列軍方宣稱,襲擊已令伊朗核計劃“倒退多年”,特朗普更聲稱伊朗核濃縮進程被推遲“數十年”。但美方初步軍事情報評估顯示,伊朗核心核能力並未被摧毀,相關進程或僅延遲數月。

停火正式生效前,雙方仍爆發最後一輪交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地時間24日宣佈,向以色列發射14枚導彈,以示“真實承諾-3”行動的持續。以色列隨即回應,以軍空襲摧毀德黑蘭一處雷達設施,作爲報復。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全國公開信中宣佈衝突結束,並稱伊朗人民頑強抵抗捍衛了國家尊嚴,呼籲政府機構即刻投入戰後重建。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亦發表講話,宣稱伊朗在衝突中取得勝利,並批評美國干預“毫無成果”。他警告,若未來再遭侵略,伊朗將讓敵人付出沉重代價,暗示可能對美軍基地展開新一輪襲擊。

對於協議生效首日雙方仍交火,特朗普表達強烈不滿,尤其批評以色列。他在北約峯會上宣稱,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摧毀”了其核能力,並透露下週將與伊朗展開對話,儘管他認爲恢復核協議“並非必要”。

他強調,停火總體進展順利,但不排除衝突再起的可能,並暗示或將調整對伊制裁政策,但美方不會接管伊朗石油,也不會容忍伊朗重啓核活動。

關於伊朗核設施的損毀情況,儘管CIA表示部分關鍵設施“已被摧毀,需數年重建”,但CNN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稱,美軍打擊未摧毀伊朗的核心核能力,預計只延後核計劃數月。

在此背景下,伊朗議會與憲法監護委員會批準一項法案,擬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合作,指責該機構違反中立,爲以色列襲擊提供藉口。

若法案生效,伊朗將違反與IAEA的現有協議,除非正式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否則無法合法中止合作。自衝突爆發以來,IAEA已無法進入伊朗執行覈查任務,也無法確認德黑蘭高濃縮鈾庫存的現狀。

另外,據CNN報道,爲重啓核談判,特朗普政府正討論一攬子激勵措施,包括幫助伊朗從阿拉伯盟國籌措300億美元,用於發展民用核能項目,並放寬部分制裁,解凍伊朗約60億美元被凍結資金。特朗普稱,這是假新聞!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伊朗與美國的核談判並未計劃恢復,否認了特朗普關於下週重啓談判並可能達成協議的說法。特朗普則表示,已停止全部關於解除伊朗制裁的工作。

3. 國泰君安國際成首家“持牌炒幣”中資券商,引發資本熱炒

6月24日,國泰君安國際正式獲香港證監會批準,將其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爲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相關意見,成爲首家在港獲得此類“全牌照”的中資券商。

升級後,客戶可直接通過其平臺交易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及穩定幣如泰達幣(USDT)在內的虛擬資產。受利好消息刺激,公司股價次日收盤大漲近200%,創下自2015年7月以來新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國泰君安國際並非唯一一家申請虛擬資產牌照的中資券商,已有包括勝利證券、艾德證券等在內的本地券商完成相關升級,天風國際證券也已完成其證券交易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功能拓展,顯示這一領域正在加速擴容。

此次事件不僅提升了市場對中資券商數字化轉型前景的預期,也迅速推高了穩定幣板塊的市場熱度,引發相關概念股的大幅波動。此前,美國《天才法案》曾帶動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在IPO後股價兩週內暴漲8倍。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其年度經濟報告中專門探討了“下一代貨幣和金融體系”的發展前景,指出穩定幣在單一性、彈性與完整性三方面均表現不佳,無法承擔貨幣體系核心角色,僅適合扮演有限的輔助功能。

4. 特斯拉歐盟銷量連續第五個月暴跌

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量頹勢仍在持續。儘管5月歐洲電動汽車整體銷量同比大增27.2%,但特斯拉當月新車銷量卻同比下滑27.9%,已連續第五個月下跌,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1.8%降至1.2%。

部分消費者因不滿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政治立場而選擇轉向其他品牌,尤其是中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寄予厚望的改款Model Y並未扭轉頹勢,反觀競爭對手錶現強勁:中國上汽集團註冊量激增22.5%,德國寶馬增長5.6%。

整體來看,5月歐洲汽車市場溫和復甦,總銷量同比增長1.9%。其中,新能源車表現突出:純電動車註冊量增長26.1%,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增長15%,混合動力車增長19.8%。

5. 北約防務支出目標大幅提高至佔GDP的5%

北約成員國在6月25日的海牙峯會期間達成歷史性協議,決定到2035年將國防開支目標從目前的GDP的2%大幅提升至5%。這一目標將分解爲核心防務支出3.5%和額外1.5%的相關投資,包括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

此外,各國還承諾投入最多相當於GDP1.5%的資金用於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以提高其韌性並強化防務產業能力。北約還重申了對集體防務的“堅定承諾”,並強調對烏克蘭的“持久主權承諾”,承諾繼續向其提供政治、軍事和財政支持。

然而,這一決議能否最終執行仍存在不確定性。許多歐洲國家目前正面臨高額公共債務,能否承擔如此大規模的防務開支仍存疑問。比如,西班牙拒絕提高國防開支,特朗普則威脅要在貿易協議中讓西班牙付出雙倍代價。

6. 歐盟準備採取更多關稅反制措施以對美施壓

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進入最後倒計時,若雙方未能在7月9日前達成協議,歐盟對美出口的幾乎全部商品關稅將大幅上調至50%。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已爲包括談判破裂在內的所有可能結果做好準備,目前正評估美方最新關稅提案,並強調“一切選項都在考慮之中”。

在布魯塞爾峯會上,歐盟內部對是否接受美方的單邊要求分歧激烈。多數成員國傾向儘快與美國達成臨時協議,即便無法實現全面關稅豁免,也希望避免貿易衝突擴大。然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強烈反對妥協,要求達成全面零關稅協議,並警告若美方拒絕,歐盟將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雙方分歧主要集中在結構性議題上。儘管歐盟曾考慮在採購美國產天然氣、武器和農產品方面作出讓步,但堅拒美方要求其取消增值稅、削弱數字監管、放寬食品標準的條件。爲推動談判,歐盟提出配額制度、簡化監管程序等替代性方案,試圖換取美方降低關稅。

目前,美國雖已放棄要求歐盟取消增值稅,但仍堅持要求歐方停止徵收數字服務稅並取消其他非貿易壁壘。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表示,美國已接近與10個貿易伙伴達成協議,特朗普計劃在未來兩週內完成相關協定,以趕上7月9日的關稅恢復節點。儘管白宮強調這一日期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表示該期限“並非不可延後”,特朗普或將視談判進展決定是否延期。週五,財長貝森特稱貿易談判可能在九月前結束,暗示或延長談判截止日期。

另外,特朗普宣佈,將立即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威脅將在七天內對該國徵收關稅,原因是加拿大宣佈將對美國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特朗普還稱美印可能很快達成“非常大的協議”,爲美國企業打開印度市場,但印度官員表示談判並不樂觀。

7. 小米YU7標準版僅售25.35萬元,大定遠超預期

6月26日晚,小米正式發佈其首款SUV車型——YU7,起售價爲25.35萬元。根據官方數據,YU7在發佈後短短3分鐘內大定訂單突破20萬臺,一小時內達28.9萬臺,遠超小米CEO雷軍此前的預期。他表示,YU7標誌著小米首次真正進入汽車行業核心戰場,儘管競爭激烈,但他對產品表現充滿信心。

YU7被定位爲“豪華高性能SUV”,共推出標準版、Pro版和Max版三個配置,售價分別爲25.35萬元、27.99萬元和32.99萬元。其中,標準版車型續航達835公里,在同級別中大型純電SUV中排名第一,百公里加速僅需3.23秒,綜合功率達508kW(691馬力),最高時速爲253公里。

在發佈會上,雷軍將YU7與特斯拉Model Y進行了對比,稱YU7標準版的配置相當於Model Y的Max與Ultra版本,但續航多出242公里,售價還便宜1萬元。

8. 英偉達股價大漲,市值重回全球第一

本週,英偉達股價大漲至歷史新高,市值躍升至約3.8萬億美元,再次超越微軟,重奪全球最高市值寶座。

2025年初,英偉達股價因DeepSeek爆火及美國新關稅政策衝擊暴跌37%至94.21美元。市場曾擔憂其失去優勢。然而,週三英偉達股價上漲4.3%,創下自1月初以來首次收盤新高,市值較4月低點反彈1.42萬億美元。

當天,英偉達CEO黃仁勳在會上向投資者保證,公司產品需求依然強勁,計算機行業正處於大規模AI基礎設施升級的初期階段。他指出,除了AI領域外,機器人技術將成爲公司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而自動駕駛汽車將是該技術的第一個主要商業應用。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