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最新

比2008金融危機更危險!美聯儲內部報告戳破銀行業平靜假象

schedule 2025/09/26 16:22:02

美聯儲一份內部研究得出了突破性結論:當前美國大型銀行體系面臨的風險,可能已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夕的水平。基於全新“經濟資本”模型的評估顯示,此前被吹捧“更安全”的大型銀行,其真實償付能力正不斷下降,存款基礎也愈發脆弱。

這一發現從根本上挑戰了過去十餘年“後金融危機時代監管有效”的主流敘事,爲看似平靜的市場敲響了尖銳警鐘。

一、突破性結論:後危機改革未能增強大型銀行韌性

美聯儲近期發佈的一篇研究論文提出了驚人觀點:2008年金融危機後針對大型銀行的審慎監管改革,並未顯著降低其償付風險;相反,這些機構的存款融資風險已大幅上升。這一基於美聯儲自身分析框架的發現,直接駁斥了“大型銀行資本充足、抗危機能力超金融危機前”的主流說法。

該研究引入了更具前瞻性的指標——“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這一指標涵蓋利率變動、信用利差波動、支付時點假設及存款穩定性等因素,相較於傳統會計資本,能更真實地反映銀行風險敞口。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間,大型銀行的經濟資本水平持續下降,與其宣稱的“韌性提升”形成鮮明反差。

二、雙重威脅:存款結構惡化與資產質量隱憂

大型銀行對“未投保存款”的依賴度日益上升,導致其融資基礎穩定性減弱。一旦市場波動動搖儲戶信心,極易引發流動性危機。

與此同時,銀行資產風險已從“集中爆發”轉向“多點擴散”。與2008年風險集中於住房抵押貸款不同,當前銀行面臨多重風險疊加:商業地產(CRE)再融資壓力、信用卡與汽車貸款違約率上升、長期證券浮虧及衍生品敞口風險,以及影子銀行體系的脆弱性。美聯儲指出,即便在當前相對溫和的宏觀經濟環境下,這些風險也已顯現出壓力跡象。

三、系統性缺陷:激勵錯配與監管寬鬆埋下隱患

銀行高管的獎金通常與淨資產收益率(ROE)掛鉤,這一機制促使他們通過高風險業務追逐短期利潤。若銀行倒閉,管理層最壞的結果僅是失業,無需承擔個人財務損失——這種“利潤私有化、風險社會化”的錯配格局持續存在

此外,存款保險制度存在侷限性。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基金規模約爲1450億美元,僅能覆蓋美國投保存款的1.5%左右,不足以應對系統性危機。研究還指出,存款保險可能削弱市場約束機制:儲戶因有保險兜底,監督銀行風險的動力會顯著下降。

四、美聯儲頻發警示,呼籲個人儲戶主動行動

過去六個月,美聯儲持續發佈報告,強調商業地產再融資壓力、學生貸款高不良率、消費信貸壓力上升等風險——這與銀行CEO們的樂觀表態形成鮮明對比。研究顯示,部分社區銀行憑藉保守的經營模式與低風險資產配置,展現出更強的韌性;但並非所有小型銀行都安全,儲戶需通過多重健康指標進行全面盡職調查。

紐約社區銀行困境、硅谷銀行倒閉等事件表明,這些問題僅是“冰山一角”。隨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多重風險因素可能相互疊加並爆發。儲戶需擺脫對FDIC保險的過度依賴,主動評估所開戶銀行的真實財務健康狀況——歸根結底,守護畢生積蓄的責任,最終落在個人肩上。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