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轉型路上的博弈:政府、科技巨頭與市場的三重考驗
英特爾的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上漲了40%。在本季度股價大漲之後,英特爾(INTC.O)接下來會怎樣?
在命運逆轉的背景下,英特爾的股價在第三季度乃至全年,都是芯片板塊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公司正在努力振興其疲弱的業務,不僅尋求政府和英偉達(NVDA.O)的外部支持,還在改善其技術水平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然而,英特爾的股價在週一逆勢下跌了2.9%,而費城半導體指數(PHLX Semiconductor Index,SOX)上漲了0.2%,與此同時,更多專注於人工智能的芯片公司,如英偉達,其股價出現更大漲幅。
英特爾週一的表現不佳,部分原因可能是對上週五股價強勁上漲的回調。那次上漲是由於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計劃,要求美國公司在本土製造與客戶從海外進口相同數量的芯片。GlobalFoundries(GFS.O)的股價也在上週五上漲,並在週一繼續走高。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羅斯·塞莫爾(Ross Seymore)領導的團隊認爲,英特爾的前景是“喜憂參半”,一方面公司採取了“激進的舉措,可能還會持續下去”。英偉達最近宣佈與英特爾合作設計和製造芯片,並表示將投資50億美元購買英特爾股票,但未來的合作可能會更多集中在代工領域。
“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些行動持續反映出CEO陳立武不惜一切代價加強公司資產負債表的激進行爲,我們對此表示讚賞,因爲[英特爾]正處於產品路線圖和[英特爾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持續發展的高投資期,”德銀分析師寫道。
他們補充說,英特爾的股價已經“明顯對譚的戰略作出積極反應”,目前以分析師對2027年全年每股收益1.20美元的預估,約爲29倍市盈率交易。
然而,分析師指出,英特爾近期這些舉措的“真正財務效益”可能要到“2028年之後纔會顯現”。德銀團隊表示,他們仍將關注公司在產品和代工方面的關鍵績效指標,例如與英偉達合作的服務器中央處理器,以及14A製程節點的客戶獲取情況。
儘管他們在週日的報告中將目標股價從23美元上調至30美元,但仍維持“持有”評級,且新目標價仍低於當前34.53美元的股價水平。
與英偉達的合作是在8月英特爾同意讓美國政府持有其陷入困境業務10%的股份之後達成的。英特爾表示,政府向其普通股投資89億美元,反映了政府對英特爾在推動國家關鍵戰略方面的信心,以及其在擴大美國半導體產業方面的關鍵作用。
英偉達的投資也引發了華爾街的猜測:其他科技巨頭是否也將加入“拯救英特爾”的行列。
據彭博社上週報道,英特爾已向蘋果(AAPL.O)尋求投資,兩家公司正在探討密切合作。不過,有不願具名的人士表示,這些談判還處於早期階段,也可能不會有結果。
D.A. Davidson公司科技研究主管Gil Luria此前表示:“英特爾已獲得美國政府和英偉達的支持,如果再加上蘋果,它可以確立自己作爲美國半導體代工關鍵提供者的地位。”
Luria指出,英特爾目前在下一代14A製程節點上尚無核心客戶,這讓公司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英特爾此前在10-Q文件中表示,如果找不到14A的重要客戶,可能會終止該製程及其後續節點的開發與製造。Luria表示,若能爭取到蘋果,英特爾將擁有全球半導體代工領域的兩個最大客戶支持其美國本土生產計劃。
彭博社還表示,英特爾正尋求與其他公司進行投資和製造合作的可能性。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其中一家公司是臺積電(TSM.N),但臺積電否認了與英特爾有接洽的報道。這可能是英特爾週一股價承壓的另一個因素。
Seaport Research的分析師表示,隨著利率下降及許多芯片股創下歷史新高,他們預計到明年半導體行業將出現併購機會。Seaport團隊指出,雖然他們“沒有關於即將發生交易的內部消息”,但目前的“交易環境”與過去併購頻發時期十分相似。
分析師表示,英特爾是“懸而未決”的最大不確定性。他們目前認爲,在英特爾的晶圓廠和代工服務問題解決之前,不太可能會有人收購這家公司。
爲保持競爭力,Seaport估計英特爾需要600億美元的投資,以及另外200億美元的營運資金。分析師指出,如果沒有外部援助,英特爾“幾乎沒有選擇”。
“就目前而言,政府似乎不會再直接提供資金,”Seaport分析師寫道。儘管如此,他們仍預計可能的客戶會在短期內進行投資,繼英偉達和軟銀集團8月投資20億美元之後。他們認爲蘋果、Alphabet(GOOGL.O)旗下的谷歌、微軟(MSFT.O)以及博通(AVGO.O)都是“合理的資金來源”。
在Seaport看來,英特爾董事會更可能傾向於將其晶圓廠投資或出售給臺積電。分析師指出,這一行動“需要美國政府的‘鼓勵’”,而他們認爲這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