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荒攪局!美聯儲降息計劃或將重新洗牌
美聯儲正面臨一項艱鉅任務:在勞動力市場疲軟、通脹高企的局面下制定利率政策。如今,美國政府停擺可能導致本月就業報告等重要經濟數據延遲發佈,這無疑會讓美聯儲的工作雪上加霜。
美聯儲官員此前曾應對過政府停擺狀況,但當前通脹攀升、就業市場疲軟等經濟形勢,讓此次停擺帶來的挑戰格外嚴峻。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韋瑟黑德管理學院(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經濟學副研究員馬克·施韋策(Mark Schweitzer)表示:“眼睜睜看著數據缺失,這處境實在艱難。”
美聯儲官員正努力判斷勞動力市場是否已疲軟到需擔憂經濟衰退的程度,以及美聯儲在不推高通脹的前提下,通過降息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勞動力市場。
美聯儲官員堅稱,替代數據來源及企業聯絡調查能讓他們把握經濟脈搏。例如,薪資處理公司ADP、招聘網站Indeed均會追蹤勞動力市場動態;銀行會發布消費信用卡數據;各大零售商在財報季發佈的報告也能反映消費者財務狀況。然而,通脹相關數據卻更爲稀缺。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經濟學系主任塔拉·辛克萊(Tara Sinclair)稱:“眼下對美聯儲而言,缺失我所說的‘黃金標準’政府數據,正是關鍵時期。”
聯邦政府的統計人員力求調查具備代表性,而私營企業的統計人員往往聚焦於自身關注的特定問題。
辛克萊表示,若經濟運行平穩,或許美聯儲不會因缺失一個月的政府數據而如此擔憂。但如今即使是失業率小幅上升,都可能爲美聯儲下次降息時機提供重要參考。
施韋策指出,美聯儲從企業渠道獲悉漲價計劃是一回事(這類信息包含在其褐皮書的企業意見收集中),但這並不能說明通脹是否已上升。定於10月15日發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等通脹數據無可替代,而政府停擺可能導致該報告延遲發佈或發佈流程複雜化。
施韋策稱:“官方統計數據對精準判斷形勢仍至關重要。”
美聯儲官員將於10月28日至29日召開會議,確定利率政策。
美聯儲官員對下一步行動存在分歧
上個月,美聯儲投票決定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4.25%的區間,以此助力勞動力市場,這是今年首次降息。
在與該決定一同發佈的經濟預測中,美聯儲官員的中值預期是今年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但分歧明顯:許多官員傾向於減少降息次數,甚至不降息。
曾擔任克利夫蘭聯儲研究部主任的施韋策表示,他認爲數據缺失會讓美聯儲官員在進一步調整政策時猶豫不決。
他稱:“如果我是他們,肯定會按兵不動。” 他還補充道,目前沒有任何渠道能爲他們提供衡量通脹的可靠依據。
前美聯儲職員、現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埃倫·米德(Ellen Meade)對此表示認同。
她說:“顯然,政府數據缺失可能會讓美聯儲難以改變當前政策立場,他們或許會選擇維持現狀。”
前美聯儲高級職員、現新世紀顧問公司(New Century Advisors)首席經濟學家克勞迪婭·薩赫姆(Claudia Sahm)則認爲,美聯儲10月會再次降息。
她表示,美聯儲降息是出於對勞動力市場的擔憂,若沒有關鍵就業數據,很難證明勞動力市場已脫離危險。
她稱:“不管怎樣,我認爲他們本就傾向於降息。” 她還補充道,僅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不足以助力勞動力市場。
一些經濟學家強調,美聯儲並非盲目決策。薩赫姆表示,更貼切的說法是,美聯儲如同隔著髒擋風玻璃行駛。
她說:“他們會想辦法獲取信息,而且此前也應對過政府停擺,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
薩赫姆指出,數據發佈中斷可能導致市場出現額外波動,進而影響美聯儲的政策走向。
市場習慣通過分析經濟數據來預判美聯儲的反應,而鮑威爾及其同僚也會從市場反應中汲取信息。
薩赫姆稱,這一過程“可能會變得有些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