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豪賭萬億計劃:奧爾特曼如何撐起AI的“核電級”算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OpenAI正在制定新的收入來源、債務合作及進一步融資計劃,作爲一項爲期五年的戰略,以兌現其承諾投入逾1萬億美元、打造全球領先人工智能的宏大目標。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計劃通過爲政府與企業提供定製化產品來達成合作,從而拓展營收;同時,還將依靠新推出的購物工具、視頻生成服務Sora及AI代理帶來新的銷售收入。
消息人士稱,該公司正在探索“創新性”的舉債方式,以便擴建其AI基礎設施,並考慮通過旗下數據中心計劃“Stargate”成爲計算資源供應商。
此外,OpenAI也在研究如何將自身的知識產權變現,包括開發新型AI基礎設施、進入網絡廣告市場,並計劃與前蘋果首席設計師喬尼·艾夫(Jony Ive)合作推出消費類硬件產品,其中包括一款AI驅動的個人助手設備。
這些雄心勃勃的計劃必須實現,才能讓OpenAI應對其龐大的資金承諾。根據《金融時報》測算,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過去一個月已承諾未來十年從甲骨文(ORCL.N)、英偉達(NVDA.O)、AMD(AMD.O)和博通(AVGO.O)等公司獲取超過26吉瓦的算力資源,預計成本遠超1萬億美元。
能否承擔這些支出正引發更廣泛的經濟擔憂。美國一些最具價值的公司如今依賴OpenAI履行大型合同並支撐需求,這種依賴關係讓市場擔心出現由AI推動的金融泡沫。
一位OpenAI高管表示,“投資者希望你有一個五年模型”,但補充說“目前前景仍很模糊,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它會逐漸清晰起來”。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年度經常性收入約爲130億美元,其中約70%來自消費者使用ChatGPT的訂閱服務(標準訂閱價格爲每月20美元)。ChatGPT目前擁有超過8億常規用戶,但其中僅有約5%爲付費用戶,這位高管稱公司計劃將這一比例翻倍。OpenAI已在印度推出更低價的服務,並計劃將該策略推廣至菲律賓、巴西等國。
該公司還從ChatGPT新增的購物結算功能中抽取傭金,並考慮在其AI產品中引入廣告。奧爾特曼上週表示,他讚賞Instagram的個性化廣告模式:“也許我們能在那方面做點什麼,但我們對廣告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近期與AMD和英偉達的合作包括共享“技術專長”,以改進AI硬件,包括芯片與數據中心設計。一位公司高管將此比作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當年利用運營亞馬遜電商平臺積累的技術經驗,推出雲計算平臺AWS的過程。
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今年上半年運營虧損約爲80億美元,儘管其營收已較去年同期翻倍。甲骨文等合作伙伴承擔了基礎設施的前期支出,OpenAI則希望隨著業務增長,未來能以運營開支形式償還義務。這位高管稱,公司採用的策略是“利用他人的資產負債表”,爲OpenAI贏得“建立業務的時間”。
OpenAI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上週表示,近期的支出承諾將能自我回報:“如果我們擁有10倍的算力,我不確定收入是否也會增長10倍,但差距不會太大。”
如果OpenAI能維持目前的高速增長,管理層有信心繼續從投資者那裏籌集資金。另一種選擇是優先實現收支平衡,不過奧爾特曼上週坦言,盈利“並不在我最關心的前十項事務中”。
OpenAI還預期,由於供應商競爭和技術進步,計算成本將顯著下降。公司與AMD和英偉達的協議按階段執行,OpenAI將在新算力部署後分期付款。但20吉瓦的算力需求相當於約20座核電站的供電規模,分析師對此能否由單一公司實現表示懷疑。
在新算力開發的總成本中,約三分之二用於購買半導體。OpenAI希望通過其龐大的需求刺激新興的芯片融資市場,並通過與英偉達和AMD類似的創新合同模式推動行業發展。
這些交易曾因“循環性”而受到質疑——例如ChatGPT製造商預計將把英偉達投資的大部分資金再次花在英偉達芯片上。但一位高管表示,這類交易將幫助信用評級較低的OpenAI獲得實現基礎設施計劃所需的債務融資。
他補充說,這向市場釋放的信號是“我們有能力承擔債務”,“我們正與各方合作,設計創新的融資方案”。
一位曾爲公司提供交易諮詢的人士則表示:“我不認爲他們是在醉酒後亂籤借條。雖然看起來可能像那樣,但其實這是一套有技術支撐、有產品、有商業規劃、且對未來趨勢有清晰判斷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