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破頂,比特幣破防!10.7萬美元成比特幣“生死線”
經歷長達一週的潰敗、抹去數千億美元的數字資產價值後,比特幣再度未能兌現其作爲避險資產的承諾。
這種最初被塑造爲市場動盪對沖工具——區塊鏈時代的“數字黃金”——的加密貨幣,在週五早間趨於穩定,根據彭博彙編數據,其在跟隨全球股票與信用資產下跌後徘徊於10.8萬美元附近。
就在10月6日,比特幣剛創下126251美元的歷史新高。數日後,伴隨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引發的創紀錄清算狂潮,該加密貨幣遭遇席捲多數主流代幣的猛烈拋售。
儘管包括克萊肯(Kraken)、Circle、BitGo和瑞波(Ripple)在內的行業巨頭正加速進軍受監管金融領域——尋求信託牌照、支付通道與卡類產品,但市場迄今仍難以實現持續性復甦。
“值得關注的是暴跌時機與主流機構申請銀行牌照的行動同時發生,”BTC Markets分析師雷切爾·盧卡斯(Rachael Lucas)表示。她補充道,轉向傳統金融基礎設施“標誌著對波動性的戰略對沖,旨在建立合法性”。
貿易摩擦產生的風險繼續困擾著加密資產以外的風險資產。
第一品牌集團(First Brands Group)與Tricolor控股的破產再度引發對隱性信貸損失的焦慮,而齊昂銀行(Zions Bancorp)與西部聯盟銀行(Western Alliance)因欺詐相關減記更在週四單日抹去超千億美元美國銀行業市值。
隨著黃金白銀等傳統避險資產持續創出新高,比特幣的表現令人失望。截至10月12日當週其跌幅達6.3%,創3月初以來最大單週跌幅,且至今未恢復失地。多數加密貨幣亦呈現相同走勢。
“最關鍵的是,加密資產正如同煤礦中的金絲雀,暗示市場因信貸擔憂浮現而如履薄冰,”Bitwise首席投資官馬修·霍根(Matthew Hougan)表示。
展望後市,10.7萬美元被視爲比特幣關鍵支撐位。盧卡斯指出:“若明確下破該水準,可能引發更深層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