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盤股熱度迴歸:短期領跑,大盤仍是長期贏家?
在多年成爲市場“被遺忘的孩子”之後,小盤股在2025年重新進入聚光燈。但它們能趕上自己那位年長、更富的S&P 500兄弟嗎?絕無可能。
以Russell2000指數爲代表的小盤股,正在追趕標普500指數的今年至今漲幅,令市場有人認爲它們可能成爲這個動盪年裏出人意料的贏家。根據FactSet數據,小盤股Russell 2000指數至今上漲約10%,而大盤股S&P 500在同期上漲超過13%。
上一次Russell 2000在年初至今表現上超過S&P 500,是在2月6日。但自2020年以來,小盤股Russell 2000在一個日曆年內就沒有跑贏S&P 500。那年,小盤股上漲18.4%,而S&P 500上漲16.3%。
即便那短暫的超越,也已成近期的異常。多年的學術研究,包括著名經濟學家EugeneFama和Kenneth French的論文,曾顯示從長期看,小盤股應當跑贏大盤股。但在過去十年左右,大盤股明顯表現更佳。從2013年12月31日算起,S&P 500漲幅259.7%,而Russell指數僅110.11%。
大盤股的優異表現從現行牛市開啓便尤爲顯著。現行牛市上週剛慶祝三週年。Russell 2000最近錄得近四年來首次收盤歷史新高,而S&P 500自2024年初以來幾乎持續刷新紀錄。
美國最小型的上市公司今年在一個似乎終於獎賞它們的經濟體中蓬勃發展——利率走低、經濟穩健增長、金融市場再次渴求風險。但在表層之下,基本面卻講述了不同的故事——提醒我們,小盤股這波反彈更多由樂觀推動,而非盈利支撐,且這些股票可能永遠無法與標普500指數明星股齊跑。
低質,高回報
在今年迄今漲幅最大的那些小盤股中,大多數有一個共同特徵:盈利記錄零散或根本沒有盈利。
DougRamsey(Leuthold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表示,小盤股反彈由Russell 2000中一些最具投機性的公司主導。根據Aptus Capital Advisors編制的數據,Russell 2000中有43%的公司尚未報告正盈利。
但也正是這些公司推動了該指數今年的大部分漲幅。Ramsey表示,在Russell 2000中,沒有可靠盈利記錄的股票今年迄今上漲55%,而有盈利的股票僅上漲8%。從4月8日市場底部起算,那些無盈利企業的漲幅達108%。
“對我來說,這是投機真正發熱的一個信號,”Ramsey告訴MarketWatch。
這也解釋了Russell 2000與S&PSmallCap 600(SML指數)之間的部分表現差異Aptus Capital Advisors的DavidWagner表示,S&PSmallCap 600有“品質篩選機制”,年內僅上漲1.8%。Russell 2000指數則純按市值規模構建,由Russell 3000中市值最小的2 000家公司組成,而S&P 600則追蹤約600家最近一季度及最近四季度均有正盈利的小盤公司。
聯儲降息帶動盈利預期
在小盤股跑贏大盤股後的第三季度,一些分析師將其成功歸因於盈利預期改善。
小盤股預計在2025年將比大盤股獲得更強的盈利增長:Russell 2000年內預期盈利每股收益(EPS)增長26.5%,而大盤股Russell 1000指數預計爲10.3%。
但這並不必然意味著它們的業務前景更好。其中一個原因是小盤公司往往更依賴浮動利率債務,因此通常最能受益於聯儲降息(該程序已於9月重啓)。當利率下降,小盤股更快再融資,借貸成本降低,盈利可直接受益。
這就意味著,實際情況中,最新這波圍繞小盤股的樂觀情緒更可能是由利率預期驅動,而非這些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預期。
“其中一些小盤公司根本沒有盈利,它們靠債務維持以開發新產品,但那真的是小盤股預計近期將比S&P 500獲得更強盈利增長的主要原因,”Wagner在星期四的電話採訪中告訴MarketWatch。“那是一個利率交易,而不是驅動當前基本面的因素。”
私募市場也參與行動
私募資本的增長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小盤股投資格局。根據Morningstar最近的一份報告,許多具高增長潛力的公司選擇保持私有狀態,而非以小盤股形式上市。
這可能也是爲何小盤股在過去十年裏難以跑贏大盤股的另一個原因。
“風險資本融資正使具有高增長潛力的公司保持私有,從而其成長實質上逃離散戶投資者的範圍,”Morningstar的ZacharyEvens在九月下旬的報告中說。同時,小盤股公司越來越頻繁被私募股權公司從公開市場退出。
特朗普總統八月簽署行政令,開放普通投資者將退休儲蓄投入私募股權及其它另類資產,這可能加速這些效應。
“其結果是符合小盤股指數資格的上市公司數量減少,且這些公司的整體增長潛力和相對質量惡化,這加劇了小盤股族羣的情緒黯淡,並可能部分導致小盤股的低於預期表現,”Evens在報告中說。
但這些逆風並未阻止那些長期聚焦小盤股的投資者。專注於小盤股的投資管理公司RoyceInvestmentPartners的聯席首席投資官兼董事總經理Francis Gannon表示,他的團隊一直將這些股票視爲“一種長期常青的資產類別。”
換句話說,並非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在蠶食公開上市的小盤股空間,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我們都知道私募股權現在有退出問題,但小盤空間中那些資產負債表優良、投資資本回報率高的公司,實際上正在通過從私募股權那裏買回組合公司,爲私募提供流動性,”他表示。
“這是從去年開始真正出現的趨勢,而市場尚未認識到,”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