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亞資中心 跨業合作搶商機
金融機構激戰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投信投顧業視此為重大商機進行布局。據統計,金管會已核准十家投信投顧業者進駐,策略也相當一致,多鎖定與專區內的銀行、證券商跨業合作,一來擴大產品範圍並引進具特色商品,二則鎖定私募相關基金,以此切入高資產客戶並與銀行更深入的整合。
據悉,至目前為止共又14家投信投顧業家申請進駐,金管會已核准10家、4家審查中。已獲核准的業者包含:聯博投信、富達投信、玉山投信(原保德信投信)、富蘭克林投顧、霸菱投顧、富盛投顧、全球投顧、第一金投信、統一投信、瑞源投顧等。
投信投顧業申請試辦的業務項目,主要包含多通路及EAM(外部資產管理)的試辦業務。最新進度是富蘭克林投顧的申請案,取得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的境外基金業務,獲准辦理EAM業務,可就有價證券、未核准的境外基金(含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及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基金,提供高資產客戶包含投資顧問、投資分析建議,並代為執行交易、或具運用決定權的投資顧問服務,並得代為執行交易等服務。
富蘭克林投顧強調,從過去的傳統股債投資跨到新領域,希望導入另類投資與私募股權二級市場投資經驗。富蘭克林投顧研究部資深副總經理羅尤美說,納入另類資產投資,才是真正完整投資組合的最後一塊拼圖。眾多的另類資產,包括私募股權、私募債權、房地產、基礎建設、數位資產等,而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為機構法人與家辦主要投資部位,主因近年市場資金充沛及科技AI等題材豐富。
跨業合作也出現在公股機構與外商上。第一金投信9月與渣打銀行合作,引進首檔於國際銀行信託平台推出的「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境外私募信貸策略類型產品。渣打銀分析,未具證券投資信託性質的境外基金主要投資標的,並非一般的股票、債券等,而是投資於如私募股權、房地產、私募債權等另類資產基金,主要投資者為機構法人或私人銀行的高資產客戶,投資門檻高,產品較為複雜。
獲准進駐專區展開試辦業務的富盛投顧,則獲准「多通路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的境外基金」。公司副董事長馬瑜明說,進駐後,導入境外多元私募產品,為高資產客戶提供更彈性且具策略性的資產配置,與通路夥伴一同完成契約管理、教育訓練與通路支援,強化服務效率與品質。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