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命運幾何?就連專家也看不清,只敢說“五五開”
關稅觀察人士們幾個星期以來一直緊盯著本週三,因爲最高法院將就特朗普用以徵收其絕大部分關稅的權力合法性聽取辯論。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在審議開始前以及可能於年底前出爐的裁決之前,觀察人士們對事態將如何發展意見不一。
這起正式名稱爲“學習資源公司訴特朗普案”的案件被法律界和貿易界的專家們稱之爲一場勝負難料的對決,而特朗普本人對結果的強烈個人興趣以及白宮已經顯而易見的公共施壓活動,都讓此事變得更加充滿變數。
至於預測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沒有人對任何一種結果抱有十足的信心。
在最近接受採訪時,Raymond James的董事總經理Ed Mills和Veda Partners的管理合夥人Henrietta Treyz都給出了拋硬幣級別的50%可能性。Treyz還補充說,她的基本判斷是,“最高法院有50%到65%的可能性會和下級法院立場一致,裁定總統沒有這項權力。”
Pangaea Policy的Terry Haines則傾向於另一種看法,他本週告訴客戶,他認爲做出有利於關稅的裁決可能性稍大,“但這起案件無論朝哪個方向發展都並非板上釘釘,而且很可能不會產生一個簡單的‘是’或‘否’的二元結果。”
案件的核心是一項1977年名爲《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的法律,該法案賦予總統宣佈經濟緊急狀態並採取行動的能力,但並未明確將關稅列爲一種補救措施。
特朗普及其團隊抓住了這項法律,以從芬太尼到貿易失衡等各種問題爲由,宣佈了一系列經濟緊急狀態,並以此爲依據對全球商品徵收全面關稅。
此案的原告方表示,總統的做法已經太過火了,有些人甚至提出,如果裁決對特朗普不利,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退還已徵收的關稅。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其他關稅授權,例如允許對汽車和鋼鐵等特定行業商品徵收關稅的所謂“第232條款關稅”並不在本週的辯論範圍之內。
週二下午,白宮新聞祕書萊維特承認,“白宮總是在爲B計劃做準備”,以防裁決對特朗普不利,但她堅稱,“我們有信心並希望最高法院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賭注“遠遠超出了貿易政策的範疇”
在股市本已動盪的一週裏,市場可能只能從法官們提問的語氣和傾向中尋找線索。
“警惕任何過度反應,”Stifel的首席華盛頓政策策略師Brian Gardner在他的一份報告中警告投資者。他預計市場定價已經計入了特朗普一方可能獲勝的預期,但法庭上的脣槍舌戰可能會打破這種預期。
本週的緊張氣氛有所緩解,因爲特朗普選擇不親自出席週三的辯論,儘管他曾暗示可能會這樣做。然而,聚光燈仍然聚焦在將代爲出席的財政部長貝森特身上。
貝森特週一在福克斯新聞上表示,他計劃“佔據一個前排座位”,並預測政府將迎來一個好結果。
法庭上圍繞特朗普關稅的不確定性,也反映出一個更大的問題:他的共和黨同僚是否準備好反擊他的關稅策略。
上週,參議院投票終止了特朗普對巴西和加拿大商品的關稅,來自阿拉斯加的參議員麗莎·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緬因州的蘇珊·柯琳絲(Susan Collins)、肯塔基州的米奇·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和蘭德·保羅(Rand Paul)都與民主黨人一道,對特朗普發出了罕見的指責。
這些措施最終可能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徵性的——因爲衆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很可能阻止衆議院審議這些決議——但它們代表了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迄今未曾見過的反彈,而且他顯然擔心最高法院會以更全面的方式帶來這種反彈。
這加大了賭注,特朗普本人近日表示,這是“最高法院100年來討論的最重要的議題”,如果裁決對他不利,經濟“會完蛋”。
最終的裁決將由大法官們做出,法院的六名保守派大法官經常做出有利於特朗普的裁決。然而,那些裁決——從支出授權到他的移民政策等問題——對特朗普而言都只是暫時的勝利,只是讓他的政策暫時得以繼續。
而這次關於關稅的裁決,無論結果如何,都可能產生更爲深遠的影響。
“這起案件的利害關係遠遠超出了貿易政策的範疇,”無黨派機構布倫南中心的高級主管Elizabeth Goitein最近寫道,並補充說,這一“裁決可能決定,利用緊急權力繞過國會是否會成爲一種常規的治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