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在怕什麼?砸數十億貸款後,該行正祕密佈局“做空AI泡沫”
德意志銀行正在探索對沖其數據中心風險敞口的方法,此前該行已向該行業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貸款,以滿足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的需求。
隨著所謂的“超大規模運營商”投入數千億美元,並越來越多地通過債務融資來建設滿足其人工智能需求的基礎設施,該行內部高管已開始討論如何管理其在這個蓬勃發展行業中的風險敞口。
這家德國銀行正在研究多種選擇,包括做空一籃子與人工智能相關的股票,通過押注該領域公司的下跌來幫助減輕下行風險。該行還在考慮通過一種稱爲合成風險轉移(SRT)的交易,利用衍生品購買部分債務的違約保護。
德意志銀行對此拒絕置評。
據一位高級管理人員透露,德意志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在數據中心融資上“下了重注”。然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支出規模引發了人們對泡沫正在形成的擔憂,一些人甚至將這股熱情比作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景象。
持懷疑態度的人士指出,數十億美元已被投入一個未經考驗的行業,而由於技術日新月異,該行業的資產價值會迅速貶值。據兩位熟悉該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德意志銀行主要向爲Alphabet、微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提供服務的企業提供貸款,並且這些債務有承諾穩定回報的長期合同作爲擔保。
近幾個月,德意志銀行向瑞典集團EcoDataCenter以及加拿大公司5C提供了債務融資,這兩家公司總共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以支持其擴張。該投資銀行沒有單獨披露向該行業提供了多少貸款,但據估計已達數十億美元。
對該行業的風險敞口進行對沖可能相當困難,因爲在一個繁榮的市場中做空一籃子人工智能相關股票的成本會很高。與此同時,合成風險轉移交易需要一個多元化的貸款池才能獲得評級,而投資者很可能會要求更高的保費來爲違約提供擔保。
從現在到這個十年末,科技巨頭們對超級智能的追求,推動了對幫助它們實現目標的基礎設施的需求——成本估計將達到3萬億美元——同時也帶動了爲它們提供服務的企業的需求。
隨著各公司以驚人的速度收購和開發場地,歐洲預計將迎來一波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交易和整合浪潮。外媒9月曾報道,德意志銀行的資產管理部門DWS正準備出售其數據中心業務,並希望估值能達到20億歐元。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在9月下旬表示,這些擔憂被誇大了。他們使用人工智能分析了自年初以來英文出版物中提及人工智能泡沫的次數後得出結論:“一個人工智能泡沫已經破裂了——那就是討論‘泡沫論’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