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最新

美中競賽,戰略產業回流 李淳:台積電赴美是必經之路

schedule 2025/11/15 10:00:03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前駐歐盟代表李淳14日指出,美國要求製造業投資回流的長期目的,是為在美中競爭中獲勝,但如要台積電大舉赴美、要求五五分,是「殺雞取卵」作法,不利於台積電發展,也影響美國勝出。他說,台積電赴美是維持全球供應鏈地位關鍵的必經之路。

 李淳長期專研財經領域又有駐歐經驗,他針對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否掏空台灣,及我半導體及供應鏈赴美投資,對台美關稅談判影響進行分析。

 他說,台積電赴美投資1,650億美元,非川普第二任決定,從拜登總統時期就開始醞釀,台積電必然是要跟所有供應鏈夥伴,特別是上游客戶有很多密切討論,才做成決定。半導體產業上中下游都往美國移動,配合整個產業變遷重新調配市場布局,是台積電要維護供應鏈地位最關鍵的能力,也是必經之路。

 他指出,台積電30年來最重要特質就是信任感,包含配合度及彈性。輝達和AMD在AI下游市場打得火熱,但同時都委託台積電生產,顯示信任感就是台積電成功祕方,別人無法複製。

 若國人反對台積電赴美投資,要求留在國內,李淳說,那是破壞台積電跟客戶間的信任感,美國可能因此傾力扶植英特爾,「我們不要去逼人家扶植台積電的對手。」

 先前傳出美國希望台美半導體生產五五分的說法。李淳表示,「這是殺雞取卵的做法」,美國要關鍵戰略產業回流本土的戰略目標,是要在和中國競賽中獲勝,如果五五分,會拖累台積電創新及財務;如台積電被拖累,中國卻出現重大跳躍式突破,競爭勝出目標可能達不成。

 對於外傳美方擬以大額投資換取對等關稅貿易協議,且投資額度介於日韓的5,500億~3,500億美元。李淳說,台灣特色就是電子業跟半導體,且是代工,半導體供應鏈赴美投資,是替美國企業加分,不是競爭,且投資生態系複雜,美方無法幫台灣決定,只要求在美生產要建立生態系。但日韓投資美國會有要求指定項目,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模式和日韓模式並不一樣。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