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想賣石油,就讓他們賣”——特朗普伊朗政策再現戰略模糊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暗示可能放寬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此舉或將允許中國購買伊朗石油。這番表態令石油交易商及其政府內部人士大感困惑,部分官員認爲當前應加強對德黑蘭的施壓而非放鬆。
在宣稱美軍空襲“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數日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中國現在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這與他在五月勒令“必須立即停止”所有伊朗石油及石化產品交易的強硬立場形成戲劇性反差。
本週在荷蘭舉行的北約峯會上,他更表示伊朗“需要資金重建國家”,並稱“如果他們想賣石油,就讓他們賣”,似乎全然無視其政府爲扼殺伊朗石油出口制定的系列政策。
這些言論發表於特朗普宣佈伊朗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之後,不僅攪動原油市場,更引發其執政團隊內部震動。
美國防務民主基金會伊朗項目主任本·塔勒布(Behnam Ben Taleblu)指出:“空襲後的此刻正是實施極限施壓的最佳時機,華盛頓需要限制該政權獲取重建資源的渠道。”該機構長期主張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經濟制裁。
特朗普在首任總統期間退出奧巴馬政府2015年與伊朗達成的核協議後,確立了這套強硬政策,並在第二任期伊始通過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重新確認。即便在美伊就核問題談判期間,華盛頓仍持續針對伊朗經濟命脈——石油產業及其供應鏈實施新制裁。
彭博經濟研究中東地緣經濟主管埃斯凡迪亞里(Dina Esfandiary)分析認爲,特朗普可能正考慮以解除制裁作爲“大胡蘿蔔”開啓與伊朗的新談判。其表態旨在爲放鬆“極限施壓”政策鋪路,其中關鍵環節就是放寬對中國購買伊朗石油的限制。
哈德遜研究所中東和平與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里布阿(Zineb Riboua)警告,放鬆對伊石油貿易限制將變相資助伊朗軍事裝備及其代理人網絡。
但她認爲特朗普的言論並非政策轉向信號,而是向能源市場釋放的預防油價飆升的算計性表態。里布阿說:“他(特朗普)是一個不可預測的人物,大家都很清楚,這並不意味著他在討好他們。”
事實上,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目前不會放棄對伊朗的制裁。在他本週早些時候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後,一名白宮高級官員告訴彭博社,這些限制將繼續存在。
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主任馬洛尼(Suzanne Maloney)指出,這些言論“鮮明體現了總統以交易思維看待危機”的本質,並坦言“當前伊朗制裁政策正處於極度混亂期”。
這種反覆無常的表態再次提醒各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轉向往往毫無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