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NMI、今年GDP成長預估... 台灣H2經濟預測 本周熱點
今年的經濟情勢完全受制於川普關稅新政,最新挑戰來自7/9的對等關稅寬限期將屆,本周多家機構規劃發布最新景氣調查、經濟預測修正,也將針對兩種情境進行預判:一是現階段AI剛性需求滿單、但非資通訊業控制匯損是否停止接單;另一是整體廠商擔心對等關稅延長賽,看不到未來的景氣能見度。
本周中華經濟研究院於7/1發布台灣製造業、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NMI,接著台灣經濟研究院發布5月製造業景氣燈號,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也將於7/4,公布2025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的修正。各研究團隊均表示,川普政府對等關稅寬限日期擺在眼前,上半年的不確定性於本周逼到高點,估計7/9後「又是另一個局面」。
川普關稅新政左右了今年來的經濟情勢,對全球一致加徵的10%及不同國家稅率不同的對等關稅,影響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貿易對手國上半年的經濟表現,台灣就是一例。因此,半年進行一次經濟情勢展望的中研院經濟所,7/4將修正2025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實際上是去年12月底預測的2025年經濟情勢。惟十分巧合的是,該團隊當時預期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3.10%,竟與主計總處和中央銀行近期公布的估測值相當接近。
進一步了解中研院經濟所團隊當時對今年四個季度經濟成長率的估測,分別為2.08%、2.50%、3.6%、4.11%;主計總處概估今年第一季5.48%,央行經濟研究處6/19公布的其餘三季估值,分別為5.5%、0.84%、0.73%,國發會認同這兩個機構對下半年GDP年增率僅有1%的看法。
換言之,加總四個季度GDP年增率的全年總值,各機構估值十分相近,實際上的季度落點差異極大。據悉,各團隊都已準備好7/9的最新措施之後,所有預測模型都要全部重新來過。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