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吹噓”或遭數據打臉,美聯儲批鬥會一觸即發!
既然前推特(Twitter)上的帖子被稱爲“推文(tweet)”,那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的發帖是不是可以叫“吹噓(toot)”?畢竟這位美國總統總用這個自家的媒體平臺自吹自擂。
週三他“吹噓”道:“特朗普事事正確”,其“大而美法案將成爲史上最成功的立法之一”,還稱政府釋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把美國從去年那個“死氣沉沉、毫無希望”的國家徹底改造。
如果ADP最新就業數據能作參考,週四的Truth Social恐怕會很“熱鬧”,北京時間20:30公佈官方的6月非農就業數據。
ADP數據引發市場擔憂,特朗普或遷怒美聯儲
ADP雖非官方數據的完美預測指標,卻也非完全不可靠。其慘淡讀數令投資者坐立不安——他們確實應該如此:若經濟急劇放緩,不難猜到特朗普週四會說什麼——他大概率會把責任全推給美聯儲及其主席鮑威爾。
就在幾天前,總統還“吹噓”稱:“傑羅姆·‘太遲’·鮑威爾及其整個委員會該爲未大幅降息感到羞恥”,並補充說利率“應該”降到1%甚至更低。而當前利率爲4.25%至4.5%。
“利率該降至1%”的“指示”尚未傳導至債市——若傳到了,預計長期債券利率會因投資者預期經濟放緩甚至衰退而暴跌。
誠然,債市正緩慢向特朗普的立場靠攏,但速度極慢: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一個多月內從4.6%降至4.24%,但仍高於3月水平,扣除通脹後的實際收益率仍約2%,也高於數月前。目前債市尚無恐慌或深度擔憂跡象。
景順(Invesco)北美投資級信貸主管馬特·布里爾(MattBrill)預計,本週較弱的就業市場數據可能會支持美聯儲很快恢復降息的理由。他說,“我的觀點是,我確實認爲美聯儲應該在7月降息。”
儘管經濟背景看起來還不算糟糕,但布里爾表示,近期的就業數據已顯示出足夠多的警示信號,暗示美聯儲應“走在前面”。
債務炸彈與政治博弈並存,特朗普可能把自己坑了
批評者可能會說,真正讓利率居高不下的不是美聯儲,而是那些往30萬億美元國債“烈火”上澆3萬億至5萬億美元額外債務“汽油”的“瘋狂人士”(特朗普和國會共和黨人)。
特朗普數月來抨擊鮑威爾和美聯儲拒絕降息已非新聞,其公關攻勢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肯定的是,40%仍支持總統的選民會把任何經濟壞消息歸咎於鮑威爾和美聯儲,同時把好消息歸功於特朗普。
至今這還只是公關攻勢,特朗普尚未超越口頭承諾,他也不必這樣做,因爲經濟看起來尚未垮掉。但問題在於,若經濟撐不住,他可能會被自己的誇張言辭困住。
數月前特朗普曾談及解僱鮑威爾,雖然從技術上講他無法做到,但在當前環境下敢押注政治先例仍有效的投資者堪稱“勇敢”。特朗普此前提到明年鮑威爾任期屆滿前將任命“影子美聯儲主席”。
無論哪種情況,市場對美元、經濟或債市的信心都會承壓。若投資者因此要求更高的美債風險溢價,長期債券收益率可能再度飆升——屆時特朗普又能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