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主要由“恐懼”驅動?國際現貨黃金飆升讓華爾街都擔心!
紐約期金本週打破了歷史紀錄,歷史上首次短暫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大關。 這一里程碑標誌著黃金在2025年已累計飆升近50%,使這種金融領域歷史最悠久的“避險資產”一躍成爲全球最熱門、最擁擠的交易之一。
對於一種通常只實現個位數年漲幅的資產來說,這次的飆升是一個極其極端的走勢。黃金上一次以如此快的速度上漲是在四十多年前,即通脹嚴重的1970年代後期,當時價格在一年內上漲了200%以上。
自那時以來,即使是像2008年或2020年這樣的危機,也很少產生大致相當的上漲動能。2024年黃金回報率雖然處於歷史高位,約爲25%,但2025年的漲幅更爲劇烈。
總而言之,近50%的漲幅使得2025年的黃金市場與其說是一輪牛市,不如說是明確回到了黃金歷史上最戲劇化時期的狂熱心理——需求主要由“恐懼”而非“貪婪”驅動。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Citadel創始人肯·格里芬(Ken Griffin)稱金價的上漲“真的令人擔憂”,並警告投資者現在正將黃金視爲比美元更安全的資產。
格里芬的不安凸顯了一種更深層次的焦慮:市場對美國機構的信心以及對美元作爲世界儲備貨幣的信念正在被侵蝕。
格里芬週一表示:“我們正在看到大量資產脫離美元,出現通脹,”他形容美國經濟“有點像在吸食興奮劑(sugar high)”。
正如格里芬的評論所強調的那樣,專家們普遍認爲金價上漲主要受到各國央行購買的推動——這可能標誌著積累美元的趨勢正在轉變。
其他相關因素包括美國政府的長期停擺,更廣泛的美國國內不穩定(包括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以及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受歡迎程度,這些ETF本身也爲這種貴金屬創造了需求。這些因素共同鼓勵了全球投資者拋售美元,轉而大量買入貴金屬和比特幣,這就是所謂的“貶值交易”。
在金價本週創下歷史紀錄之前,包括摩根大通和高盛在內的銀行曾預測金價將在明年達到4000美元。現在,這一目標提前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