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替代潮來襲!黃金、比特幣齊創新高,背後是同一場豪賭
擔憂美元及其他主要貨幣前景的投資者正大舉湧入黃金、比特幣與其他另類資產,助推著華爾街所謂的“貨幣貶值交易”持續升溫。
自美聯儲主席鮑威爾8月釋放該央行將在低失業率與高通脹環境下開啓降息的信號以來,交易員持續搶購黃金,推動金價連創紀錄。週二交投最活躍的黃金期貨價格史上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緊接著週三上午,現貨黃金亦大舉突破4000美元大關,目前正逼近4030美元,日內漲幅超1%。
2025年的這輪黃金漲勢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並非由金融危機所驅動。期貨市場年內52%的漲幅,有望超越新冠疫情首年與2007-2009年衰退期間的同類漲勢,僅次於1979年通脹衝擊時的表現。
當前投資者正將資金傾注於黃金等貴金屬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與此同時,特朗普承諾通過減稅刺激經濟,交易員則帶著對人工智能的全方位狂熱將股市推至歷史新高。
隨著投資者對經濟繁榮持續性的投機押注日益加劇,他們也在尋找規避美國政策失靈潛在風險的方法,包括不斷擴大的預算赤字與當前政府停擺。這促使資金流向非美元計價的資產。
華爾街指出這一動向證明,不斷膨脹的債務與居高不下的通脹正在擾亂支撐全球金融體系的貨幣前景。
“我們正目睹一場拉鋸戰,”先鋒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喬·戴維斯(Joe Davis)表示,“標普500指數正在消化人工智能的超級爆發,而黃金陣營則聲稱‘我們將面臨結構性赤字,美國財政壓力巨大,我需要管理這種風險’。”
得益於全球央行持續購入金條,金價已連續多年上漲,這一趨勢在西方因俄烏衝突對俄實施史無前例的制裁後進一步加速。這助推黃金於今年超越歐元,成爲全球第二大儲備資產。
特朗普在2025年顛覆全球貿易體系的承諾,推動美元創下某項指標五十餘年來最弱上半年表現,爲金價增添了額外動力。美元匯率此後趨於穩定。黃金價格同樣企穩——直至鮑威爾8月講話後纔再度啓動漲勢。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推高部分價格,但鮑威爾仍釋放了美聯儲開啓降息週期的信號,以應對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的危險跡象。預計將於明年任命鮑威爾繼任者的特朗普,呼籲在未來數月進行更大幅度的降息,以期推動美國經濟高速運行。
降息預期推升了長期通脹預期,進而支撐了美國長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同時也刺激資金湧入從科技股到加密貨幣在內的各類風險資產。被投資者視作對沖貨幣風險工具的“數字黃金”比特幣,今年漲幅超過30%,並於週二創下逾12.6萬美元的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即使對股市和經濟前景樂觀的投資者也開始轉向貴金屬尋求保護。晨星Direct數據顯示,交易員9月向美國實物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投入了創紀錄的330億美元。上週,貝萊德調整了其模型投資組合——該組合被數千名財務顧問所跟蹤——在增加股票和人工智能敞口的同時,也增持了黃金等對沖資產。
若在以往,更多投資者或許會尋求美國國債等美元計價資產作爲保障,從而推升美元匯率並壓低美國民衆的借貸成本。
如今,城堡證券創始人肯·格里芬(Ken Griffin)指出,投資者和央行“將黃金視爲避險資產,其地位如同往日的美元。這確實令我深感憂慮。”
在紐約一場會議間隙接受彭博記者採訪時,格里芬如此總結這種新心態:“我願押注美國企業,但希望對部分美國主權風險敞口進行免疫防護。”
類似的動態正在其他富裕國家上演,政治不穩定正持續向市場滲透。
法國總理宣佈辭職後,該國國債收益率本週躍升。由於擔憂政府需通過增稅或減支以滿足預算規則,英國長期債券收益率近月持續居於高位。
在日本,即將就任首相的高市早苗儘管面臨持續通脹,仍主張實施更低利率並加強對央行的控制。日元兌美元匯率近日進一步走弱。
鑑於政府債務規模龐大,即使投資者配置的微小轉變,也可能對黃金、白銀或鉑金等資產價格產生巨大影響。高盛近期估算,若僅將1%的私人持有美國國債置換爲黃金,金價可能逼近每盎司5000美元。
該行告知客戶:“黃金是一種不依賴機構信任的價值儲存手段。”高盛與其他一些研究機構分析師預計,央行購金行爲將繼續推升金價。但美國銀行指出,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黃金的多年漲勢總以暴跌告終。
美元在上半年下跌後已大致回穩,同時最高法院釋放信號可能駁回特朗普試圖更直接控制美聯儲的努力。道明證券提醒客戶,對美國製度的信任最終使美元在1971年時任總統尼克松切斷美元與黃金兌換聯繫後,得以保持其儲備貨幣地位。
“如今交易員似乎正在發揮其最擅長的本領——將敘事推向極端並試圖乘風破浪,”Annex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布萊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在評論貨幣貶值交易時表示,“危險在於一旦敘事轉向,浪潮便會崩潰。”
歷史上唯一一次比當前漲幅更大的黃金漲勢曾遭遇類似結局。若從1979年漲勢起點計算,截至1982年中,黃金實際價格的全部漲幅已蒸發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