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MF 上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重點關注貿易、就業、AI
IMF 上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相比於 7 月的預估,此次上修 0.2 個百分點至 3.2%,2026 年預估維持不變,今年成熟市場 GDP 增速普遍上修,美國、歐洲、日本分別上修 0.1 、 0.2 、 0.4 個百分點至 2.0% 、 1.2% 、 1.1% 。
全球通膨 2025 年預計將趨緩至 4.2%(2024 年為 5.8%),與 7 月預估相同,不過在成熟市場中,英國與美國的通膨仍預期持續上升。
全球貿易 2025 年受到提前拉貨的緣故,預計增長 1.0 個百分點至 3.6%,隨後預計在 2026 年增長 0.4 個百分點至 2.3%,增長開始收窄。主因受到貿易政策變動導致關稅與成本增加,進口需求放緩、及弱勢美元強化了美國出口的競爭力。
衰退風險主要關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與保護主義貿易措施的升級、勞動供給情況、各政府財政情況、及 AI 生產力增長。
「提前拉貨」的強勁經濟效應已開始減弱,下半年至明年應當持續留意貿易不確定性、勞動市場供需、及 AI 應用能否符合預期。
MM 研究員
IMF 於 10/15 更新全球經濟展望(WEO),M平方整理以下重點:
上修今年經濟成長預測
全球經濟對貿易政策衝擊展現出韌性,部分原因來自於政策所帶來的衝擊實際規模小於最初的預期,全球 GDP 增速相比於上次 7 月的預估上修 0.2 個百分點至 3.2%,2026 年預估維持 3.1%,而排除 2025 上半年的拉貨潮影響,預期 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共六個季度的平均 GDP 增速為 3.0%,仍屬穩健。
成熟經濟體普遍上修、新興經濟體表現穩定
成熟市場 2025 年 GDP 相較於 7 月增速上修 0.1 個百分點至 1.6%,美國 GDP 增速上修 0.1 個百分點至 2.0%,主因受到有效關稅稅率的降低、 OBBBA 財政刺激、及寬鬆政策的影響;歐元區 GDP 增速上修 0.2 個百分點至 1.2%;日本 GDP 增速此次上修幅度較大,上修 0.4 個百分點至 1.1%,主因實際薪資增長促進個人消費。新興市場 GDP 增速相較於 7 月上修 0.1 個百分點至 4.2%,其中僅有俄羅斯遭下修 -0.3 個百分點至 0.6%;中國增速維持 4.8%,主因提前拉貨的強勁效應與相對強勁的國內消費抵銷了更高的不確定性與關稅的影響;其餘主要新興經濟體中以墨西哥、沙烏地、印度上修幅度最大,分別上修 0.8 、 0.4 、 0.2 個百分點至 1% 、 4% 、 6.6% 。
通膨持續下滑,美英兩國壓力較大
全球通膨 2025 年預計將下滑至 4.2%(2024 年為 5.8%),不過仍有些許經濟體通膨遭上修,成熟市場中,英國與美國的通膨仍預期持續上升,英國因政府管制價格變化的暫時性影響,而美國則是關稅開始由供應鏈傳導至消費者吸收,2025 年通膨預期為 2.7%,並預計於 2027 年回落至 2% 通膨目標。新興亞洲通膨則預計下修,因食物、能源、及行政價格低於預期的貢獻。
全球貿易受提前拉貨支撐
全球貿易 2025 年受到提前拉貨的緣故,預計增長 1.0 個百分點至 3.6%,隨後預計在 2026 年增長 0.4 個百分點至 2.3%,增長開始收窄。全球貿易失衡主要因為三種情況的出現,貿易政策變動導致關稅與成本增加,進口需求放緩;弱勢美元強化了美國出口的競爭力,抑制了進口密集型的消費;最後是中國、德國、及美國的財政擴張政策,用於刺激國內需求上升,導致貿易順差與減少淨儲蓄。
下行風險集中關稅、移民、利率、 AI 估值
IMF 提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與保護主義貿易措施的升級,都將抑制企業投資與消化庫存的能力,並可能阻礙全球科技技術傳播,導致全球產出下降;若成熟經濟體採取更嚴格的移民政策,企業投資與企業招聘將下滑,特別是過往特定技術人員依賴移民填補勞動吃緊的產業,最終導致服務價格與核心通膨上漲;主要經濟體長債殖利率維持高檔的背景下,財政脆弱性恐將被放大,導致成本增加、資產價格修正;若對 AI 生產力增長預期過度樂觀但未能實現時,科技股估值將大幅下跌,市場將迎來系統性修正。
結論
本次 IMF WEO 數據確認提前拉貨動能確實為經濟帶來支撐,整體經濟成長上修,持續印證關稅的影響正在淡化,整體通膨也保持下降路徑不變,當中美國物價指數成長也符合我們 3% 以下的預期,唯需留意整體景氣脆弱風險仍在,而 AI 已成為目前經濟成長的核心, AI 應用是否能如預期產生足夠的生產力,延續或甚至推動經濟持續成長,將是後續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