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外匯

鮑威爾看走眼了?前美聯儲“三把手”呼籲及時管理市場預期!

schedule 2025/10/23 14:10:03

前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Bill Dudley) 週三撰文指出,若美聯儲下週降息,其決策在一定程度上將基於一個關鍵假設:當前貨幣政策處於限制性狀態,正抑制經濟增長。但這一觀點可能暗藏風險。他的論述如下。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認爲,美聯儲應致力於實現中性貨幣政策。他給出的理由是,勞動力市場存在衰退風險(近期疲軟的就業增長凸顯了這一點),這一風險抵消了進口關稅上漲帶來的通脹風險。因此,我預計美聯儲將在下週的政策會議上把聯邦基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因爲包括鮑威爾在內的官員認爲,當前略高於4.0%的利率已超過“既不刺激也不抑制增長”的中性水平。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經濟持續的增長動能與這一觀點相悖。亞特蘭大聯儲的“GDP Now”模型預測,第三季度實際GDP增速將達3.8%,高於9月初3.0%的預估。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9月發佈的經濟預測中,2025年、2026年和2027年的中位增速預期也均有所上調。

正如鮑威爾常說的,FOMC通過觀察利率的實際作用來判斷中性利率(又稱r*)水平。而這些實際表現表明,FOMC對r*3.0%的中位預估可能過低。

誠然,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並不直接決定經濟增長,而是通過影響整體金融環境發揮作用——過去一年,金融環境已大幅寬鬆。股價上漲、債券收益率下降、美元走弱:高盛的一項指數顯示,當前金融環境處於2022年4月以來最寬鬆狀態;而美聯儲編制的指數顯示,截至8月,當前金融環境將爲未來一年的實際GDP增速提振近1個百分點。

在我看來,金融環境寬鬆程度已遠超合理範圍——既不符合美聯儲的目標,也超出了“市場預期進一步降息”本身應帶來的寬鬆幅度。例如,人工智能投資熱潮推動“七大科技巨頭”股價上漲,使其市值佔比從2022年底的約1/5升至如今的約1/3;美元匯率下跌則是由關稅戰、部分國家調整美元資產持有量導致,而非利率預期差異變化引發。

這些變化加劇了本已顯著的通脹風險。鮑威爾曾表示,可忽略關稅上漲對物價的影響,因爲這是一次性事件,而非持續性上漲。但這一說法成立的前提是,長期通脹預期保持穩定——而這又取決於市場對美聯儲實現2%通脹目標決心的信心。

鑑於通脹幾乎肯定將連續第五年超過美聯儲目標(即便FOMC也預測要到2028年通脹纔會降至2%),我們不能排除通脹預期上升的可能性——紐約聯儲和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長期通脹預期已出現上升跡象。

美聯儲應釋放信號:未來降息的幅度和速度不太可能達到金融市場的預期。唯有如此,美聯儲才能更好地實現其通脹與就業目標。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