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數字貨幣動態彙總(2025-11-12)
1. 6萬枚比特幣洗錢案主犯錢志敏在英獲刑11年零8個月
英國史上金額最大洗錢案判刑,被指曾在中國主導一宗金融龐氏騙案、利用比特幣洗錢的47歲中國女子錢志敏,11月11日在倫敦的法院被判處11年8個月監禁,罪名是利用比特幣洗錢,轉移在中國的犯罪所得,涉及多達6.1萬枚比特幣,目前市值近50億英鎊(約合468億元人民幣)。其同黨林成福亦被判囚4年11個月。路透社報道,英國檢方上個月表示,正在考慮爲在中國受騙的受害者制定賠償方案。(香港01)
2. 穩定幣巨頭Tether斥巨資從滙豐挖角,加碼黃金儲備
全球最大穩定幣的發行商Tether正在從滙豐控股聘請兩名全球最資深的貴金屬交易員,這家穩定幣巨頭正利用其雄厚財力建立龐大的黃金儲備,並挑戰金銀市場的既有參與者。據知情人士透露,滙豐銀行全球金屬交易主管Vincent Domien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加入這家加密貨幣公司,同時加入的還有歐洲、中東和非洲貴金屬發行主管Mathew O’Neill。近年來,Tether積極擴大其在貴金屬領域的版圖,作爲其超過1800億美元儲備資產的一部分,積累了銀行和國家以外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之一。滙豐銀行是貴金屬領域的中堅力量,被廣泛認爲是摩根大通之後的第二大參與者,業務範圍涵蓋期貨交易、金庫保管和在全球運輸金條。
3. 61%機構計劃增持加密資產,或迎“下一輪機構資金流”
瑞士加密銀行Sygnum最新研究顯示,儘管市場大幅回調,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信心依舊。約61%的機構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增加加密投資敞口,55%的受訪者持短期看漲態度。 報告指出,約73%的機構因預期未來回報提升而繼續配置加密資產,儘管市場仍在從10月初200億美元的暴跌中恢復。Sygnum研究主管LucasSchweiger表示,2025年將是“風險收斂與強勁需求並存”的一年,監管與ETF進展或成爲關鍵催化因素。目前已有至少16個加密ETF申請等待美國SEC審批,受政府停擺影響進程被推遲。此外,超過80%的機構表示對除BTC與ETH外的加密ETF感興趣,其中70%稱若ETF可提供質押收益,將開始或增加投資。Sygnum認爲,質押型ETF或成爲加密市場的下一個機構資金驅動點。
4. 分析師:短期持有者的MVRV回升至0.95,或預示比特幣將反彈至11.5萬至12萬美元
Cryptoquant分析師Axel Adler Jr發佈市場分析表示,11月7日,短期持有者(STH)的MVRV指標觸及局部低點0.9124,接近其統計區間的下邊界。截至今日,數據顯示該指標已出現企穩跡象,從0.9124回升至0.9514。 如果該指標能持續保持在0.92以上,可能會開始向區間上邊界回升,對應的比特幣價格區間約爲11.5萬至12萬美元。
5. 4E:BitMine持倉超350萬枚以太幣,礦企業績分化明顯,穩定幣併購潮升溫
據4E觀察,週一夜盤美股加密板塊顯著波動。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盤中大漲5.7%,公司披露其加密貨幣與現金持有量達132億美元,其中包括350萬枚以太幣,佔ETH總供應量2.9%。消息公佈後,投資者情緒回暖,比特幣與以太坊分別上漲1.6%與1%。 與此同時,多家礦企業績分化。Bitdeer(BTDR)第三季度營收增長174%,但受可轉債重估拖累虧損2.66億美元,股價暴跌20%;TeraWulf(WULF)營收同比增長87%,股價仍跌1.3%;CleanSpark(CLSK)宣佈擬發行10億美元可轉債,用於擴產與回購,成爲礦業融資熱度的新信號。 機構層面,傳統對沖基金持幣比例升至55%,比特幣與以太坊仍爲主流配置資產。另據路透報道,“數字資產財庫公司”(DAT)持有加密資產總值升至1500億美元,部分公司已轉向冷門代幣以追求高收益,顯示資金結構正分化。 政策與併購方面,英國央行提出穩定幣發行方可將60%儲備投資短期國債;Coinbase計劃以約20億美元收購穩定幣基礎設施BVNK,或將成爲穩定幣領域史上最大併購案。 4E點評: 加密企業資產負債表正快速“加密化”,機構持幣與企業儲備趨勢疊加,使得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的融合更深。但在政策監管和市場流動性分化加劇的背景下,資金結構重心正從“礦業擴張”轉向“資產配置”,新一輪行業洗牌已在加速。
6. 阿聯酋數字迪拉姆在首筆政府交易中進行了測試
據Cryptopolitan報道,阿聯酋政府使用該國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迪拉姆”完成了首筆全國性交易。該筆交易由財政部和迪拜財政局共同完成。交易在mBridge平臺上處理,耗時不到兩分鐘。財政部中央賬戶部門執行董事Ahmed Ali Meftah指出,此次試點是爲了測試運營準備情況,並確保與阿聯酋央行系統實現無縫的技術集成。此前2025年8月,阿聯酋央行宣佈正準備在年底前推出其央行數字貨幣——數字迪拉姆。
7. Sonic Labs公佈下一階段計劃:引入分層費用貨幣化結構,在紐約開設辦事處等
Sonic Labs首席執行官Mitchell Demeter在X平臺上分享了該項目的下一階段計劃。Demeter稱,Sonic目前資金充足,不存在流動性方面的擔憂,且擁有執行長期計劃所需的資源。Sonic在本輪發展中,將由實際用途、明確的經濟效益以及持續的成果交付來驅動,而非投機行爲。此外,Sonic計劃完善代幣經濟學,致力於實現通縮,並打算引入一種全新的分層費用貨幣化(FeeM)結構,其獎勵級別從15%到90%不等。其中,10%將分配給驗證者,其餘部分則會被銷燬。這一舉措既能獎勵實際使用和網絡活動,又能推動通縮。Sonic還在推進在紐約市設立辦公室的計劃,以此穩固不斷壯大的團隊,並重新聚焦於機構合作以及政策關係的維護。目前,Sonic的重點將轉向推動業務價值升級,採用精選的以太坊改進提案(EIPs),並推出Sonic改進提案(SIPs)。
8. 巴西央行最新監管條例對加密公司設立最高700萬美元的資本門檻
據CoinDesk報道,巴西央行最新加密貨幣監管條例明確了加密企業的運營方式、所需持有的資本金額,以及國際加密貨幣交易在法律上的處理方式。其央行的部分監管規定,包括資本要求和時限,遭到了加密貨幣行業的抨擊。巴西央行表示,行業內的公司需持有至少1080萬雷亞爾(200萬美元)的資本。根據業務類型,部分公司需持有至少3720萬雷亞爾。這一數字遠高於公開徵求意見階段提出的100萬至300萬雷亞爾。未能按時達到合規期限(包括證明資本水平、網絡安全控制、客戶盡職調查實踐和風險評估)的公司將被禁止運營。在巴西開展業務的外國公司必須設立本地實體,並在該結構下轉移業務。
9. MARA CEO:比特幣礦企必須掌控電力資源,否則下次減半前難逃淘汰
據CoinDesk報道,MARA Holdings首席執行官Fred Thiel稱,比特幣挖礦行業正步入一個艱難時期,競爭加劇、能源需求上升、利潤縮水。他表示,比特幣挖礦是零和博弈,算力增加使挖礦難度和能源成本上升,利潤率被壓縮。行業日益殘酷,只有獲低成本、可靠能源或採用新商業模式的礦企能生存。不少挖礦公司轉向人工智能或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領域,一些則被低成本部署自有硬件的參與者擠出市場。 Thiel警告,2028年下一次比特幣減半後,礦企生存環境會更嚴峻,區塊獎勵將降至略高於1.5枚比特幣,除非交易費用上漲或幣價飆升,否則挖礦經濟難持續。比特幣的設計理念是,交易費用最終將取代區塊補貼,但這種情況並未發生。目前交易費用總體較低,雖有短暫飆升也難取代區塊補貼。這種環境下,小型礦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大型礦企通過控制能源來源和投資人工智能專用基礎設施來適應環境,而更爲精簡的礦企則可能被迫關閉。Thiel預計市場將自我調節,他表示:“到2028年,礦企要麼成爲電力生產商,要麼被電力生產商收購,要麼與電力生產商合作。”
10. SoFi推出面向消費者的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據The Block報道,SoFi Technologies推出“SoFi Crypto”,稱爲首家擁有全國銀行牌照、直接集成面向消費者的加密交易服務。該功能將分階段上線,用戶可在SoFi App內用FDIC保險的支票/儲蓄賬戶資金直接買賣並持有BTC、ETH、SOL等“數十種”加密資產(加密資產本身不受FDIC保障)。SoFi此前2019年與Coinbase合作提供加密交易,2023年暫停;此次爲獲銀銀行牌照後首個直接集成。公司同時推進區塊鏈在匯款、穩定幣、借貸與支付基礎設施中的應用,並稱60%持幣會員更願在持牌銀行管理其加密資產。
11. 數據:比特幣未平倉合約量持續低迷
glassnode發推表示,10月去槓桿潮過後,比特幣期貨持倉量(未平倉合約量)持續低迷,鮮有新增投機性頭寸積聚的跡象。衍生品市場活躍度大幅下降,反映出整體市場情緒低迷的大背景。
12. 前貝萊德高管Joseph Chalom稱以太坊是華爾街的“基礎設施”
據CoinDesk報道,Sharplink聯合首席執行官、前貝萊德數字資產戰略主管Joseph Chalom表示,以太坊並非只是又一個區塊鏈,而是華爾街最終將賴以構建(金融)基礎設施的基石,金融機構看重的信任、安全性和流動性,以太坊都具備,這讓他將職業生涯押注於此。他表示,以太坊上有大量穩定幣、資產代幣化和智能合約活動,是實現金融數字化的可信之鏈。 Sharplink是幾家積累以太幣的數字資產財務公司之一,但Chalom認爲,大多數公司都難以實現規模化發展,如果沒有強勁的交易量、乾淨的資產負債表以及管理質押和投資的內部團隊,許多公司的表現都將不盡如人意。Chalom並不認爲Sharplink是對其貝萊德職業生涯的背離,而是他使命的延續:將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生態系統連接起來,因以太坊能更快、更低成本、更安全地重建體系。他視以太坊爲下一波金融數字化浪潮的基礎,未來將統稱“金融”,而以太坊是其背後基礎設施。
13. 美檢方將於明年重審“麻省理工加密兄弟”涉嫌竊取2500萬美元加密資產案
據Bloomberg報道,美國聯邦檢察官計劃於2026年2月重新開庭審理麻省理工畢業兄弟James與Anton Peraire-Bueno,兩人被控在以太坊上通過“夾擊攻擊(sandwich attacks)”竊取約2500萬美元加密資產。此前陪審團在經過三天激烈討論後未達成一致,案件被宣告審判無效。檢方稱,此案旨在釐清加密交易中的法律邊界,但複雜的技術細節令陪審員難以判斷。兩兄弟辯稱其行爲屬“市場博弈”,並請求法官宣判無罪。
14. 巴西將金融行業監管範圍擴大至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
據The Block報道,週一,巴西央行發佈了針對當地數字資產公司的新規,進一步收緊對服務提供商的要求,以打擊非法活動。根據新規,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必須獲得巴西央行授權才能運營,且被劃分爲虛擬資產中介機構、託管機構和經紀商三類。新規將客戶保護、內部治理、防範洗錢等金融業現有要求,拓展至加密貨幣服務提供商,要求它們建立合規與風險管理體系等。符合要求並採取充分措施的服務提供商,可獲得運營授權。另外,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買賣,以及利用虛擬資產進行國際轉賬或結算,將被納入外匯市場監管;若涉及未經授權的交易對手,交易金額上限設爲10萬美元。新規將於2026年2月生效,各公司有九個月時間適應,2026年11月前未遵守者將被要求停運。
15. Coinbase披露Monad IC0相關做市資金規模及協議週期,設有第三方全程監督代幣
據Coinbase公佈的Monad IC0官方文件信息,本次發行成爲首個由大型機構完整披露做市商名單、資金規模及執行週期的案例。文件指出,Monad發行方MF Services(BVI)Ltd. 已與五家做市機構簽署代幣借貸協議,具體包括:CyantArb(5000萬枚MON,1個月)、Auros(3000萬枚MON,1個月)、Galaxy(3000萬枚MON,1個月)、GSR(3000萬枚MON,1個月)以及Wintermute(2000萬枚MON,1年)。短期協議可按月續簽,第三方監測機構Coinwatch將負責覈查上述做市賬戶的代幣使用及閒置餘額。此外,MF Services計劃最多動用0.20%的MON初始供應量,爲部分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提供初期流動性支持,以提升代幣上線初期的可交易性與市場穩定性。該措施被納入“生態發展”分配部分,屬於短期流動性注入行爲,仍需承擔DeFi市場波動風險。
16. “槓桿做多ETH實體”再次借出9000萬枚USDT,目前已從幣安提出21398枚ETH
據鏈上分析師@ai_9684xtpa監測,“槓桿做多ETH實體”繼續看多——該地址在過去一小時內再次借出9000萬枚USDT,目前已從幣安提出21398枚ETH(約7767萬美元)。截止目前他已抵押109575.56枚ETH並借出1.90億枚USDT,按照從幣安提出的價格估算,做多均價爲3573美元,共提出75417.43枚ETH。
17. 美政府擬結束停擺,SEC與CFTC或加速加密監管與產品進度
美國參議院兩黨達成協議,或本週結束持續41天的政府停擺,美國SEC與CFTC將恢復正常運作。SEC或優先發布“exemptiverelief”以支持tokenization與加密業務,並繼續調查數字資產財庫公司;停擺期間按統一上市標準啓用的SOL、Litecoin、HBAR等加密ETF,SEC恢復後可能自動生效、補充問詢或暫緩。CFTC代理主席CarolinePham稱年內將推動“現貨加密交易與tokenized抵押”,並與受監管交易所商談最快下月上線含槓桿的現貨交易。參院銀行委與農委分別推進法案分配SEC/CFTC職權與“輔助資產”定義,最終需協調成一版送交總統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