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拉貨效應 大立光Q3營收季增5成
受惠蘋果新機拉貨效應,大立光9月營收達62.35億元,月增4%、年減4%,第三季營收來到176.77億元,與第二季相比成長51%,但較去年同期減少7%;今年1~9月累計營收為439.29億元,年增7%。展望後市,大立光預計10月出貨動能與9月相當。
觀察大立光9月產品營收比重,1,000萬畫素以上產品占比達60%~70%,2,000萬畫素以上產品10%~20%,其他產品10%~20%,800萬畫素產品為0%~10%。
大立光將於10月9日召開法說會,照慣例由董事長林恩平主持,將公布第三季財報成績,並說明第四季營運展望,隨iPhone 17系列新機上市,市場關注今年新機後續拉貨動態、機器人布局進展、蘋果新折疊機動向、匯率影響等議題。
法人表示,iPhone 17系列已正式發表,相機規格大幅升級至4,800萬畫素,並且新增超薄iPhone Air機型,長期來看,中高階及旗艦機種鏡頭規格持續升級,如更高解析度、可變光圈、更大光圈與鏡頭尺寸等,大立光為主要受益者,能維持穩固的平均售價(ASP)。
法人補充,從iPhone 17系列的初步預購數據顯示,大多數地區交付等待時間與去年iPhone 16同期表現相比,呈現持平或升高的趨勢,這表明iPhone 17早期市場需求較iPhone 16新機週期的起始階段更為強勁,有望啟動一個長期的iPhone換機需求週期,不過仍須密切關注10月中旬的訂單修正。
法人預期,在新機拉貨效應帶動下,大立光第三季營收季增逾5成,在營收規模放大及產品組合優化帶動下,第三季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且第三季新台幣匯率回穩,獲利有機會同步轉佳。
林恩平先前在法說會上提到,新機開賣前備貨動能都會比較積極,但若市況轉弱,客戶也可能調整出貨節奏,而明年會有可變光圈的案子;現在產能利用率滿載,新機拉貨對第三季毛利率也有正面助益。機器人預計下半年會以模組出貨,但量不大,主要為5P鏡頭,也正開發新產品;至於折疊手機和薄型手機的貢獻,因鏡頭要壓低,製造、設計都有挑戰,所以ASP會更好。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