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金屬

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2025-07-04)

schedule 2025/07/04 16:00:02

小程序:每日投行/機構觀點梳理

國外

1. 花旗:關稅截止日期對G10外匯來說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事情”,但要關注日本

花旗外匯策略師認爲,在很大程度上,即將到來的7月9日關稅談判截止日期對G10外匯來說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事件”。在歐盟方面,花旗的基本預測是,雙方將在7月9日前達成協議框架,屆時10%的關稅稅率將延長,談判將繼續進行。“鑑於近期歐元走強,他們猜測這樣的消息將略微利好歐元,但不一定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因爲很多好消息已經反映在歐元價格上了。”在日本問題上,花旗認爲,鑑於特朗普最近的言論,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正在下降。花旗表示:“日本關稅上調的風險似乎最高。”該行預計今年夏天美日將攀升至150,然後在今年晚些時候跌至140以下,因日本央行預期將實施政策正常化,日元將恢復強勢。

2. 大摩:英國央行下半年可能加快降息步伐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布魯納•斯卡里卡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英國央行可能會在2025年下半年加快降息的步伐或幅度。斯卡利卡說,由於秋季預算中可能增加稅收的不確定性,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將放緩。她表示,經濟活動的下滑可能會促使英國央行以比市場預期更快的速度降息。斯卡里卡表示,英國央行的基準利率預計將在年底前從目前的4.25%降至3.25%。

3. 瑞銀:美國償還債務的能力並不存在風險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美國償還債務的能力仍然完好無損。瑞銀表示,預計美國衆議院將批準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議程,儘管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在未來十年,該法案將比衆議院最初的版本增加8000億美元的國債。“但我們認爲美國仍有能力管理其債務,”瑞銀表示。報告說,美聯儲的信譽、美元的儲備地位、美國國債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持有量以及銀行資本監管都可能有助於填補赤字。

4. 穆迪: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增加了亞太地區的信用風險

穆迪評級表示,關稅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亞太地區的信用風險,該公司將該地區的主權信用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關稅給一些亞太經濟體帶來了長期信用風險,損害了它們的吸引力,抑制了外國投資。財政支出可能會增加,以幫助經濟增長,減緩或停止財政整頓。收入下降——尤其是對貿易密集型國家而言——將進一步限制靈活性,而赤字擴大將提高借款需求。如果貿易談判大幅降低關稅,穆迪將把前景調回穩定。相反,關稅升級、利差大幅上升或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將使情況惡化。

5. 德商銀行:美越達成貿易協定,美元“無動於衷”並不足爲奇

德商銀行外匯與大宗商品研究主管Thu Lan Nguyen指出,昨日美國政府宣佈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乍看之下,這似乎是美國政府的勝利,但前提是認同“通過關稅抑制進口吸引力具有經濟意義”這一邏輯。對此我深表懷疑。越南向美國出口的除大量消費品外,還包括咖啡等商品。且不論美國能否迅速提升紡織品(越南主要出口品類)的產能,僅咖啡一項就難以替代——畢竟美國本土(除夏威夷外)根本不具備適宜咖啡種植的氣候條件。因此結論顯而易見:即便關稅不再高得離譜,進口關稅仍可能弊大於利。更何況越南經濟規模有限,缺乏足夠購買力來大幅增加美國進口。美元昨日未因該協議消息走強,也就不足爲奇了。

6. 荷蘭國際:對歐元走強的擔憂似乎過頭了

荷蘭國際集團分析師Chris Turner在一份報告中說,歐元走強對歐元區經濟有利,儘管外界猜測歐洲央行官員越來越擔心歐元升值。這些擔憂是,歐元走強會降低進口價格,降低通脹,同時使歐元區出口產品更加昂貴。然而,歐元區應該利用這個“全球歐元時刻”,正如歐洲央行行長此前所稱讚的那樣。將全球投資組合重新配置到歐元區“只會對私人部門的借貸成本有利”。

國內

1. 中金:非農韌性不支持美聯儲提前降息

中金研報稱,美國6月份新增非農就業14.7萬人,超過市場預期的11.0萬人,失業率從4.2%回落至4.1%,顯示勞動力市場仍有韌性。儘管關稅的不確定性降低勞動力需求,但隨著驅逐移民政策的強化,勞動力供給也在放緩,這抑制了失業率的上升。此外,勞動力市場還可能存在技能錯配:一方面,政府裁員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導致“白領過剩”;另一方面,移民政策收緊使低技能崗位持續缺人。這種結構性錯配下,未來失業率也不一定明顯上升。我們認爲,6月非農數據不支持美聯儲提前降息,我們維持此前判斷,下一次降息或要等到第四季度,即由關稅帶來的漲價過去之後。

2. 中信證券:下半年小行買債趨勢不改

中信證券公告,伴隨經濟增速放緩、信用需求收縮以及金融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中國銀行業傳統“以貸爲主”的盈利模式面臨重塑。尤其中小銀行,受制於客戶結構單一、負債成本剛性上升以及資本消耗壓力,正處於經營轉型的關鍵關口。“買債”正在成爲中小行資產配置的重要出路。展望未來,小行買債勢不可擋,下半年增配力度將顯著提升,且長久期利率債將繼續成爲主要配置現券品種。

3. 中信證券:認爲年內央行仍有降息空間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我們認爲年內央行仍有降息空間,居民“存款搬家”行爲有望持續,促使資管機構負債端持續擴張,加大對於信用債的配置需求。在短端品類窄幅波動的背景下,中長久期信用品種勝率相對更高,票息進攻屬性相對更強。隨著信用債ETF產品的落地,我們預計主動型信用債基產品同樣有望迎來擴容;另一方面,當前中長期信用債基持有人以機構投資者爲主,伴隨著FOF資金的增長與“存款搬家”行爲的持續,增量機構資金與個人資金或促使中長期信用債基迎來供需兩旺格局,投資性價比凸顯。

4. 中信證券: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再度降息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6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超預期,失業率低於預期。不過,本份非農報告實則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繼續走弱。我們依舊認爲美國就業市場“緩衝墊”有限,就業市場繼續走弱失業率或將加快上行。然而,6月4.1%的失業率給了鮑威爾更多“理由”觀察夏季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我們延續此前觀點,預計美聯儲將在9月的議息會議上再度降息。

5. 中信證券:預計2025-2030年海底光纜市場規模CAGR爲13%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海底光纜敷設於海底8000米,用於連接全球不同地區數據中心,進行信息高速傳輸,行業壁壘高。受AI帶動,互聯網巨頭均加碼建設海底光纜;國內深海科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海洋觀測對海底光纜需求也有望提升。預計2026-2030年全球新建海底光纜長度約54萬公里,相較2021-2025年計劃建設長度增長60%,預計2025-2030年海底光纜市場規模CAGR爲13%。預計未來中國將主導更多的海底光纜項目,國內海底光纜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看好龍頭企業。

6. 國泰海通:後續稀土價格有望繼續上漲

國泰海通證券覆盤2020—2021年稀土板塊行情,認爲稀土板塊股價上漲均大致分爲三階段:(1)商品價格底部確認,遠期估值修復。(2)超額利潤消化估值,行業龍頭白馬隨訂單成長。(3)景氣度爆發,價格上漲加速,板塊普漲。當前處於板塊行情第二階段,靜待內外盤漲價共振。由於2025年2月以來稀土商品價格到目前漲幅不大,因此板塊整體是緩慢向上。但隨著後續海外補庫需求傳導疊加國內新能源汽車旺季來臨,稀土價格有望繼續上漲,帶動板塊向第三階段過渡(即商品價格、股價共振上行)。

7. 華泰證券:維持聯儲9月-12月兩次預防式降息的判斷

華泰證券表示,6月新增非農數據再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概率進一步下降,但考慮到關稅、移民放緩對三季度新增就業的拖累,我們維持聯儲9月-12月兩次預防式降息的判斷。

8. 華泰證券: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政策有望在年內落地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通過對國內外生育政策的典型案例覆盤,華泰證券認爲:1.公共財政對家庭福利的補貼力度是影響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我國家庭福利補貼仍有加碼空間,尤其在包括生育補貼的直接補貼方面可以進一步提升;3.地方的生育補貼試點效果總體積極,其受惠羣體受限的不足或需要通過全國性補貼來補充。華泰證券認爲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政策有望在年內落地,考慮與地方生育補貼的互補,預計全國性的生育補貼或重點聚焦3歲以下的嬰幼兒家庭,將首孩納入補貼範圍,並保持較強的補貼力度(若按年均支出的15%計約3600元/年)。

9. 銀河證券:內需+軍貿共振,軍工板塊迎投資機遇

銀河證券發佈2025年軍工板塊中期策略表示,短期看,首先,第二季度財報季預期改善。隨著第一季度訂單放量,高庫存背景下,第二季度部分中上游企業業績端或將改善,並逐步向中下游傳導;其次,預計軍工元器件6月份訂單將扭轉下行趨勢,下半年訂單增速有望隨年內二次需求釋放而逐步轉正。中期看,2025年恰逢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第三季度行業催化劑有望增多,疊加第二季度部分公司財報預期向好,結構性機會將湧現。長期看,印巴衝突擦亮中國軍工名片,軍貿迎來“Deepseek”時刻,內需+軍貿共振,軍事裝備需求空間打開。此外,2027年建軍百年近在咫尺,三年高景氣有望延續。

10. 天風證券:看好進取+進化下港股中概整體估值重估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看好進取+進化下港股中概整體估值重估。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有著顯著估值優勢,截至25年7月1日,恆生指數的市盈率TTM值爲10.68,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數爲63.98%,股息率高達3.93%。恆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TTM值爲20.10,市盈率歷史分位數爲8.95%,處於歷史較低估值水平。我們認爲與此前互聯網公司更爲看重股東回報水平不同的是,2025年中概互聯網重回進取和進化。AI業務的佈局在提振中概互聯網公司總體估值水平的同時,也有望助力互聯網公司提振增效。

11. 中信建投:奶源仍過剩上游延續去化,關注下游需求變化

中信建投研報稱,短期來看,生鮮乳價格仍面臨下降壓力,進入夏季需求淡季以及產奶熱應激減產,且淘牛價格有所回升,龍頭牧業亦帶頭優化牛羣存欄及結構,下游加大乳品深加工,三季度奶源供需有望達到平衡。展望25年,原奶價格企穩後,有望帶來乳企盈利端的修復。從需求端來看,乳製品的需求仍表現出低溫好於常溫的趨勢,部分乳業有可能持續推進結構優化,各地生育補貼政策落地也有一定預期。渠道層面,乳企加大會員商超、即時零售等新零售渠道佈局。從盈利端,頭部企業今年費率目標也希望穩中有降,預計盈利能力有望同比提升。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