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金屬

全球央行掀起“家門口淘金熱”!金價飆升催生儲備新策略

schedule 2025/07/16 10:20:02

隨著金價持續飆升,全球央行正掀起一場“家門口淘金熱”。越來越多央行開始直接從本國金礦採購黃金,這種既能強化儲備又不必消耗外匯的新策略,正在重塑全球黃金儲備格局。

世界黃金協會央行全球主管樊少凱(Shaokai Fan)指出:“我們發現一個趨勢,特別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央行,正開始直接從國內小型金礦採購黃金。這些礦場因金價上漲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據該機構數據,在接受調查的36家央行中,有19家已用本幣向本土手工和小型金礦採購黃金,另有4家正在考慮跟進。這一比例較去年的調查結果明顯提升。

哥倫比亞、坦桑尼亞、加納、贊比亞、蒙古和菲律賓等國央行已依託本土金礦構建儲備。

路透社報道顯示,代表加納央行採購黃金的加納黃金委員會4月與多家礦企達成協議,將收購其20%的黃金產量;坦桑尼亞礦業當局去年9月更強制要求所有黃金出口商必須預留至少20%產量售予央行。

“這比在國際市場採購更劃算,”樊少凱解釋,“很多央行能以略低於國際價格的折扣購入。”

傳統上,央行通過倫敦爲中心的全球場外市場採購黃金,交易需經大型貴金屬銀行以美元、歐元或英鎊結算,且必須符合倫敦合格交割標準(LGD)。

黃金投資公司BullionVault研究總監阿德里安·阿什(Adrian Ash)指出,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產金國央行轉向國內採購實屬必然。

現貨黃金價格年內漲幅近27%。本土採購不僅能節省銀行中介費和運輸成本,還帶來貨幣政策靈活性。樊少凱強調:“用本幣增持黃金儲備,意味著無需犧牲其他儲備資產。”

在全球債務攀升、貿易與地緣風險加劇的當下,多形式儲備成爲防範金融衝擊的彈藥庫。世界黃金協會調查中,73家央行中的約95%預計全球同行未來一年將繼續增持黃金。

然而本土化採購存在隱憂。MKS PAMP研究與金屬策略主管尼基·希爾斯(Nicky Shiels)警告,手工和小型金礦常與惡劣勞動條件、環境破壞及非法走私相關聯。

但樊少凱認爲,央行憑藉其機構公信力與財政實力,恰恰能推動供應鏈規範化:“央行這個可信賴的大買家,爲小礦工提供了合法公平的銷售渠道,既能分流犯罪網絡,又可提升可追溯性——我們稱之爲雙贏。”

值得注意的是,各國精煉能力差異直接影響成本效益。菲律賓央行自身就是認證的LGD精煉商,哈薩克斯坦擁有兩家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認證精煉廠(俄羅斯曾有七家,2022年因俄烏衝突被暫停),而加納、贊比亞等國可能仍需依賴境外精煉,將抵消部分成本優勢。

這種新型採購模式還承載著扶持地方經濟的使命。希爾斯指出,在一些黃金需求有限的國家,央行採購直接激活了礦業就業。正如樊少凱所言:“過去央行想購金只能去國際市場,現在他們發現本土金礦也是儲備建設的現成資源。”

這場靜悄悄的“黃金本土化運動”,正在重新定義全球儲備管理的遊戲規則。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