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1. 首頁
  2. 全球財經
  3. 金屬

黃金對沖的鐵律:可以“跟跌”,但一定會“暴漲”

schedule 2025/10/23 13:18:03

近日追漲黃金的投資者在週二嚐到了苦果——當日金價創下十二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這場教訓值得他們在未來股市大週期轉向時謹記:黃金的分散風險功效從來不會一馬平川。

儘管本輪拋售不太可能改變投資者配置黃金的深層邏輯,但類似波動未必不會重演。歷史確實展現著恆定規律:金價往往先與股市同步下跌,隨後分道揚鑣並通常走向更高。

想要通過黃金實現組合多元化的投資者必須保持耐心。回溯標普500指數跌幅超過15%的最近六個時期,金價最初均同步下挫。但當標普指數觸底時,黃金卻以平均40%的顯著優勢跑贏大盤,其中四個階段更實現了絕對正收益。

相較於糾結有限樣本的相關性,理解黃金如此表現的成因更爲重要——這在股價頻創新高、投資者對漲勢可持續性質疑日盛的當下尤顯關鍵。

當股市開始持續回調,投資者會優先增持現金。這往往意味著不僅出售想賣的資產,還包括能賣的資產——因爲市場承壓時期往往難以按合理價格拋售流動性較差的資產。黃金作爲流動性相對較好的商品,常被捲入這種漩渦,導致其與股市同步下跌數日甚至數週。對黃金投資新手而言,持倉初期的虧損猶如遭遇背叛:這個本應緩衝組合損失的資產爲何失靈?

關鍵在於:黃金回調的幅度與持續時間通常遠遜於股市。這背後存在多重支撐:首先央行應對金融動盪的降息舉措會降低無息資產黃金的機會成本;其次當投資者重新評估市場並調整組合時,通常會減持股票與信用債等風險資產,增持長久期國債與黃金等安全資產。黃金供應量的侷限也形成支撐,更重要的是主要持有者(即各國央行)鑑於其聚焦流動性與穩定性的長期投資視野,不太可能突然拋售儲備。

當下市場環境正在重現這種歷史規律——黃金可能在展現分散風險能力前再度經歷負收益階段。在金價僅今年就已暴漲57%(含近期回調)後,這種風險似乎更爲凸顯。但即便出現這種情境,投資者仍有充分理由預期金價下跌將再次短於且淺於風險資產:一方面,各國央行正持續增持黃金以降低美元資產風險,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調查的75家央行中,近三分之一計劃未來1-2年繼續增持;另一方面,當法定貨幣與低穩通脹遭遇日益質疑時,黃金作爲財富儲存手段(若非高效支付工具)的替代魅力將相對提升。

美聯儲可能成爲制約黃金在下輪股市熊市中表現的潛在因素。回望2022年標普因擔憂聯儲加息拖累盈利而下跌時,金價同樣走低——利率高企削弱了黃金的相對吸引力。但即便當時,黃金仍成功緩衝了組合收益,在回調期間跑贏美股逾18%。當股市終將從當前高位回落,歷史表明黃金等多元化資產將助力控制組合損失。

投資者唯有提前認清規律,方能避免過程中的戰術失誤。

以上觀點來自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Rebecca Patterson,發表於英國《金融時報》

本文來源:
文章標籤
::: 群益證券 群益投顧 群益保險 群益投信 群益香港
期貨總公司:(02)2700-2888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97號B1
台中分公司:(04)2319-9909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2段633號3樓之6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