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總裁:世界經濟韌性超預期,但需應對長期不確定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週三表示,儘管受到多重衝擊帶來的嚴峻壓力,世界經濟的表現仍比預期的更具韌性,她預測今年和2026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將僅略微放緩。
格奧爾基耶娃在華盛頓米爾肯研究所的一次活動中發表講話,她提到,美國經濟已經避開了許多專家在僅僅六個月前所擔心的衰退。根據她的講話稿,美國和其他許多經濟體得以維持,是由於更好的政策、更具適應性的私營部門、至少目前爲止沒有預期的那麼嚴苛的對等關稅以及具有支持性的金融條件。
“我們看到今年和明年的全球增長僅略微放緩。所有跡象都表明,世界經濟總體上已經經受住了多重衝擊帶來的嚴峻壓力,”格奧爾基耶娃在預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即將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時說道。
在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其對2025年和2026年的全球增長預測分別上調了0.2個百分點至3.0%和0.1個百分點至3.1%。
該組織將在下週二於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期間發佈全新的展望。此次會議召開之際,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大幅關稅顛覆了全球貿易、加大了對移民的打擊力度,同時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變技術和勞動力前景。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世界經濟的表現“好於預期,但遜於要求”,並提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中期全球增長率約爲3%,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3.7%的預測。
格奧爾基耶娃提到了全球範圍內存在的邊緣化、不滿和困境等深層次的暗流,並表示全球經濟面臨一系列風險。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不確定性處於異常高的水平並持續攀升,而黃金——這一傳統的投資者避險資產的需求正在激增,她補充說,貨幣黃金持有量現在已經超過世界官方儲備的20%。
美國關稅帶來的衝擊沒有最初在4月宣佈的那麼嚴重,目前美國的貿易加權關稅率約爲17.5%,低於4月的23%,並且各國基本沒有實施報復性關稅。
但她警告稱,美國的關稅率仍在不斷變化,如果企業開始轉嫁更多的關稅成本,或者如果大量原本流向美國的商品引發了其他地方的第二輪關稅上調,美國的通脹可能會上升。
她還指出,金融市場的估值正朝著25年前互聯網相關牛市期間的水平邁進。她提到,情緒的突然轉變——例如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破裂時發生的情況——可能會拖累世界增長,使發展中國家的生活尤其艱難。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繫好安全帶,不確定性是新的常態,並將長期存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敦促各國通過提高私營部門的生產力、整合財政支出和解決過度失衡來持久地提升增長,使其能夠重建緩衝,爲下一次危機做好準備。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預計到2029年,全球公共債務將超過GDP的100%。
她強調,競爭是關鍵,同時還需要親市場的產權、法治、強有力的金融部門監管和負責任的機構。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亞洲國家需要深化貿易並進行改革以加強服務業。推動降低非關稅壁壘和促進區域一體化從長遠來看可以使中國生產總值(GDP)提高1.8%。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親商的改革可以使非洲中等國家的實際人均GDP提高10%以上。她認爲,歐洲應該著手建立單一市場,這有助於它趕上美國私營部門的活力。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美國應該採取“持續的行動”來降低其聯邦債務,目前的債務對GDP比率正朝著超過二戰後歷史最高點的方向發展。美國還應該努力提高家庭儲蓄,例如通過對退休儲蓄提供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