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美衝突恐慌收斂,市場聚焦估值與資金鏈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導致上週五美股大跌,晶片股成為主要賣壓來源。不過,隨著雙方態度轉趨緩和,週一國際股市跌幅普遍收斂。台股加權指數週一僅下跌 -1.39%,滬深 300 收跌 -0.5%,美股主要指數亦於週一收盤回穩,S&P 500 終場收 1.56% 。
10 月 13 日,中國商務部與川普政府皆釋出和緩訊號。中方表示將對符合審查條件的公司發放許可,並積極考慮適用「通用許可」或「許可豁免」等彈性措施;美方方面,川普則在 Truth Social 上表示「無需擔心中國問題,一切都會好轉」。
相較於美中貿易戰議題,我們認為美股科技股高估值與「 AI 永動機」資金效應,才是當前市場更需關注的核心問題。
MM 研究員
美國時間 10/10(上週五)美國股市大跌,中國祭出新一輪稀土等關鍵材料的管制措施(新增 5 種稀土元素) ,針對使用中國技術、與原料的外國半導體公司與國防產業加強審查力道。川普也表示取消原定兩週後與習近平於 APEC 的會面,並且自 11/1 起(或更早)對中國額外加徵 100% 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進行出口管制。
但 10/13 中國商務部與川普雙方態度放軟,中方表示會對符合審查條件的公司申請發放許可,並且積極考慮適用通用許可或許可豁免等彈性措施;而美方則是川普在 Truth Social 直接表示無需擔心中國的問題,一切都會好轉,整體來說符合川普一貫「 TACO 」態度,市場恐慌情緒有所收斂,亞洲開盤普遍開低走高,例如台灣加權指數一度下跌 -3.04%,但終盤僅收跌 -1.38%,滬深 300 一度下跌 -2.73%,但收跌 -0.5%,美股主要指數亦於週一收盤回穩,S&P 500 終場收 1.56%
在 4 月關稅戰初期,我們便曾分析中美科技戰難一步到位,尤其稀土作為中國關鍵制衡戰略,雙方須經多輪談判才取得動態平衡,因此本次稀土管制並不意外。我們認為本次行情回調,反而更需關注科技板塊估值問題,觀察上週科技股中,最重的賣壓還是來自於晶片類股,其餘科技巨頭們也普遍下跌,除估值外,近期對 AI 的大幅投入尚未看到實質性的回報,也引發「AI 永動機的資金效率擔憂」。
本週我們即將發佈 AI 永動機的詳細分析報告,敬請準時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