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深陷“白銀荒”:當地銀價溢價10%、ETF被迫暫停新認購
作爲全球最大的白銀消費國,印度正面臨數百萬投資者需求激增的局面,目前印度白銀價格較國際價格存在大幅溢價。這一溢價比國際價格高出10%,並迫使實物支持型白銀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暫停新認購。國際現貨白銀週三突破53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日內漲1.73%。
與此同時,在印度排燈節(Diwali,印度教重要節日“光明節”)來臨前,珠寶商正竭力滿足旺盛需求——傳統上,排燈節期間白銀購買量會大幅增長。
爲何會出現白銀短缺?
過去四年,全球白銀需求持續超過供給,耗盡了此前五年積累的過剩庫存。即便在2025年,供給仍難以跟上需求增長:由於約70%的白銀是其他金屬開採的副產品,產量對價格上漲的響應速度受到限制。
在供給緊張的背景下,工業需求(尤其是來自可再生能源與高科技行業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
供需缺口吸引了大量投資資金湧入,包括對實物支持型ETF、銀幣與銀條的購買,這進一步擴大了結構性短缺,推動白銀價格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9月美國將白銀納入關鍵礦產清單草案後,前往美國的白銀貨運量激增,令市場供需壓力進一步加劇。
爲何印度受白銀短缺衝擊最嚴重?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白銀消費國,白銀廣泛用於銀器、珠寶、銀幣、銀條,以及從太陽能到電子設備等工業領域。印度超過80%的白銀需求依賴進口滿足。
2025年前八個月,印度白銀進口量同比下降42%,至3302噸;而投資需求(尤其是來自ETF的需求)飆升至歷史高位。這一需求激增耗盡了2024年進口積累的過剩庫存,導致當前短缺——如今需通過額外進口填補缺口。
爲何印度無法大量進口白銀?
在印度,通常情況下,白銀現貨價格較期貨價格的大幅溢價會促使銀行增加進口,以賺取現金溢價收益。
但主要白銀生產國供給有限、工業與投資需求旺盛,以及物流瓶頸,導致主要交易中心的實物白銀市場收緊。在倫敦,白銀租賃利率(即借入實物白銀的成本)已升至30%以上。
爲何印度白銀ETF暫停新認購?
9月,印度白銀ETF迎來創紀錄的534.2億盧比資金流入,這一趨勢在10月初仍在延續。根據監管規定,實物支持型ETF必須持有與認購規模相當的實物白銀,這些白銀通常從銀行與貴金屬交易商處採購。
然而,上週這些ETF嘗試採購白銀時,被迫支付高額溢價。
此類溢價推高了新認購者的投資成本。爲避免投資者支付虛高價格,ETF不得不暫時暫停新認購。
其他市場參與者如何應對白銀短缺?
白銀短缺已導致製造商幾乎無法生產銀器;而作爲熱門節日禮品的銀幣與銀條,目前也存在大幅溢價。
由於投資者預期白銀價格將進一步上漲,幾乎無人願意出售持有的舊白銀資產,這使得回收白銀供給也持續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