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心物價增速加快,高市早苗上任首周就收到“戰書”!
受能源成本上漲影響,日本的關鍵物價指標增速加快,這使得日本央行繼續加息的計劃得以維持,同時也突顯出新任首相高市早苗面臨的一項關鍵挑戰。
日本總務省週五報告稱,日本9月份剔除生鮮食品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9%,高於8月份的2.7%,是四個月來的首次加速。這一數字與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相符,許多人此前預測去年更大規模的公用事業補貼將推高今年的數據。
在高市早苗週二就任首相後發佈的這份首份通脹報告,爲她將生活成本危機置於施政重點清單的首位又增添了一個理由。日本的關鍵通脹指標在過去三年半中一直保持在或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這使得央行有望繼續加息,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爲加息將在12月或明年1月進行。
“推動核心通脹上漲的最大因素是去年更大規模能源補貼的影響,”日本生命保險研究所經濟研究部負責人齋藤太郎(Taro Saito)表示,他預計日本央行下週將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僅憑這份數據不會改變日本央行關於加息的立場。”
能源價格同比上漲2.3%,而8月份爲下降3.3%。政府實施了公用事業補貼,以幫助家庭應對7月至9月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季。然而,補貼對通脹數據的影響通常有一個月的滯後性,而且今年電力補貼的規模比去年小了約40%。
與此同時,今年通脹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大米的價格漲幅有所放緩,同比上漲49.2%,低於8月份的69.7%,延續了放緩趨勢。這有助於剔除生鮮食品的食品價格漲幅從8%放緩至7.6%。
彭博經濟學家木村太郎(Taro Kimura)說:“9月份通脹加速,凸顯了日本央行的政策挑戰——物價壓力依然堅挺,但政策制定者警惕過早收緊政策。日本最新的CPI數據顯示,在能源成本上升和勞動力密集型服務業工資上漲的推動下,物價動能依然強勁。”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強調,食品通脹是決定央行下次加息時機需要關注的三個因素之一,其他兩個因素是美國經濟和美國關稅的影響。大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在下週的會議上將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一個更接近潛在通脹、也剔除了能源價格的指標上漲了3.0%,低於此前的3.3%。服務價格是可持續通脹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比上漲1.4%,較上月略有放緩。
“這份數據證實,隨著大米價格增速放緩,食品通脹正在達到峯值。這意味著核心通脹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進一步放緩,”齋藤表示。
高市早苗在本週的首次記者會上表示,她的首要任務是解決通脹問題。她的政府已經在制定一項經濟方案,旨在減輕通脹對家庭和企業的影響,她還定於本週五晚些時候在議會發表政策演講,預計將重申她的這一意圖。
高市早苗的緊迫感源於一個事實:多年的高通脹是她所在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在過去兩次中國全國選舉中失去兩院多數席位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植田和男在提高借貸成本方面一直保持謹慎態度,他強調自己認爲潛在通脹仍低於2%的目標。
鑑於高市早苗素來以貨幣寬鬆的倡導者著稱,根據彭博社的最新調查,90%的日本央行觀察人士預計央行在10月30日做出下次政策決定時不會加息。12月是最受期待的加息時機,有一半的受訪者預計屆時會有所行動。
“日本央行可能希望在12月或明年初加息,”齋藤表示。“考慮到高市早苗的立場和通脹放緩的趨勢,日本央行未來的行動可能會更具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