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幣遭鷹啄嚇貶 央行:匯率走勢難估計
美國聯準會再次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因市場提前反應,加上主席鮑爾表態12月未必降息,被解讀談話偏鷹,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幣震盪走貶,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在立法院備詢時指出,利差只是其中一項因素,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較大,匯率走勢難估計,升貶由市場供需決定。她並對穩定幣的發展提出看法,指稱因具有支付功能,穩定幣可視為貨幣,其使用情況將對貨幣總計數M2增減產生影響。
朱美麗還說,如果台灣經濟前景向好,外資對國內市場(台股)還是很有信心,持續匯入資金,確實會帶動新台幣偏升,但匯率升貶難以估計。
穩定幣是另一引來多位立委關注的話題。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說,穩定幣如果是法幣一比一掛鉤,就屬私部門發行的數位貨幣,符合虛擬資產管理法的穩定法交換規範,發行計提準備金部分比照電子支付,因穩定幣是代幣化發行的數位貨幣,目前是以活期存款的準備率計提準備金,等於是把錢放到發行者的帳戶裡,央行視同發行者吸收這筆資金,整體準備資產除計提準備金外,還有高品質、高流動性金融資產等,加起來要大於或等於發行量。
至於穩定幣是否對台灣貨幣資產帶來影響,且影響貨幣總供給量,導致M2可能增減等情況,謝鳳瑛認為,主要是影響到金融體系存款,如果私部門、非銀行機構發行穩定幣,等於資金會吸到非銀行機構本身,用戶從銀行存款提出來,放到私部門機構發行穩定幣,衝擊到的是銀行體系存款的流失。
朱美麗分析,未來關鍵是發行商收到款項怎麼使用,除存回銀行體系,也可能買債券等高品質金融資產,錢不一定會回到銀行體系。
立委並關注央行是否增持黃金或加密資產。朱美麗指出,外匯存底注重資產流動性安全性,並沒有買加密貨幣;黃金過往買入,但當前金價來到高檔,央行沒有增持,存放黃金的文園「完全跟十年前一樣」,外匯存底仍以美元計價資產為主,隨時動態調整。(相關新聞見A6)
查看原始新聞
※ 本文由《工商時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點我加《工商時報》LINE好友,財經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