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熱榜精選:非農繼續跟隨政府停擺,特朗普關稅案或敗北?
行情回顧
美元指數本週呈現先漲後跌的走勢。前半周,美指延續上週漲勢,強勢突破100關口,創三個月新高,隨後在週四重新跌破百點大關。私營部門就業信號混亂,不少美聯儲官員呼籲謹慎降息。週五美指收於99.54,爲三週來首度收跌。
貴金屬市場繼續劇烈震盪。黃金在美元強勢下一度承壓,一度跌破3930美元關口,爲近一個月低點。隨著投資者重新評估降息前景並規避美股風險,金價週三有所反彈,但整體仍維持弱勢整理。白銀走勢相似,波動區間明顯擴大,連續多日在47至49美元之間反覆拉鋸。本週,現貨金銀分別收於4001.39美元/盎司和48.35美元/盎司,分別跌0.05%和0.68%。
原油市場延續下行趨勢。儘管OPEC+計劃2026年暫停增產提供短暫支撐,但市場仍聚焦於亞洲工廠活動疲弱與全球庫存回升的現實壓力。兩油均連續四個交易日收跌,並連續第二週錄得下跌。
美股本週經歷兩度大跌,均受到科技股拋售拖累,背後原因包括投資者對美國科技股估值過高以及AI泡沫的擔憂、知名“大空頭”邁克爾·伯裏據悉做空英偉達和Palantir,以及投資者對就業市場惡化擔憂加劇等。特朗普稱美股將再創新高,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長4.2%或更高。本週整體來看,道指跌1.21%,標普500指數跌1.63%,納指跌3.04%。
加密資產市場遭遇集體跳水行情。比特幣一度跌破10萬美元,全球市值第二的以太坊一度跌破3100美元。周初,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協議Balancer被曝遭受黑客攻擊,損失可能超過1億美元。這一事件加劇了數字資產市場的恐慌情緒,截至發稿,本週比特幣已累計跌超6%。
投行觀點精選
高盛認爲,即使美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關稅違法,對整體貿易局勢影響也有限。
高盛指出,中國股市正邁進增長期,AH股指數明年底潛在回報達30%。美銀認爲,黃金與中國股市是對沖美股AI泡沫的最佳工具。
摩根大通CEO戴蒙稱,我們將迎來一場具有信貸影響的經濟衰退,具體時間尚不清楚。
道明證券分析道,黃金牛市受到侵蝕,料在3800-4050美元的較低交易區間盤整。摩根士丹利稱,金價或在2026年年中升至4500美元。
美銀表示,波動性未顯著上升,美元兌日元或先測試158再上衝160。
一週大事記
1. 就業反彈與裁員暴增並存,官方數據繼續缺席
由於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停擺,本週初請失業金人數與非農等官方數據仍然缺席。美國就業市場狀況只能從私營部門數據中尋找線索,但這些數據呈現出明顯分歧。
ADP數據顯示,美國私營部門10月新增就業4.2萬個,結束連續兩個月下降的局面,顯示就業市場出現企穩跡象。然而,挑戰者企業裁員報告則顯示,美國僱主在10月宣佈裁員15.3萬人,同比激增175%,環比更高達183%,爲2003年以來10月最高水平,暗示勞動力市場壓力依然存在。
在數據真空的背景下,美聯儲內部關於12月是否降息的爭論愈發激烈。理事米蘭認爲當前利率過高、政策過度緊縮,主張通過多次各50個基點的降息以迴歸中性水平,並指出信貸市場壓力已明顯上升,增加了經濟下行風險。
理事庫克則將政策辯論比作一場拉鋸戰,強調在就業與通脹的雙重任務中風險並存——若利率維持過高,勞動力市場可能急劇惡化;若降息過快,則或引發通脹預期失控。
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稱,上週降息是防範勞動力市場惡化的“保險”措施,她對12月是否再度行動保持開放態度。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則指出,由於政府停擺導致通脹數據缺失,物價走勢難以判斷,使其對進一步降息持謹慎態度。他提到核心服務通脹上升令市場擔憂,當前決策者對物價走勢的瞭解遠不及對就業狀況的把握。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也傾向維持觀望,她認爲當前利率已接近中性水平,若進一步下調,通脹風險或將加劇。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則表示,美國仍處於低中性利率時期,模型估算的中性利率約爲1%,但債市暗示更高水平。他強調,在實際決策中,當前數據比中性利率估計更具指導意義。美聯儲副主席傑斐遜也表示,當前利率已接近“中性”水平,未來降息需謹慎推進。
與此同時,美國貨幣市場壓力仍在發酵,短期融資利率雖暫時趨穩,但市場擔憂未來幾週迴購利率可能再度上行。美聯儲計劃於12月1日結束縮表,但市場普遍預計,若資金緊張持續,其或將採取更強力措施,甚至直接購債以穩定市場流動性。
2. 美國政府停擺持續刷新歷史,40個主要機場航班削減10%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仍在不斷刷新時長紀錄。共和黨週五投票推動短期支出措施與三項全年撥款法案結合的方案,民主黨提議將平價醫療法案補貼延長一年以結束政府停擺,遭到共和黨拒絕。雙方分歧導致談判陷入困境,政府停擺影響進一步擴大。
“停擺”對美國經濟和民生造成嚴重衝擊。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停擺”持續6周,經濟損失將上升到110億美元;持續8周,經濟損失將達到140億美元。
航空領域受影響顯著,導致40個主要機場航班運營量逐步削減10%。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局長布萊恩·貝德福德表示,此舉旨在確保空域安全。航班削減涉及1800個航班,減少26.8萬個座位。約1.3萬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和5萬名安檢人員無薪工作,部分機場缺勤率飆升至30%以上。
另外,食品救濟項目也陷入困境。自11月1日起,“補充營養援助計劃”因資金耗盡暫停發放救濟金,約4200萬人受影響。美國地區法官約翰·麥康奈爾下令,特朗普政府官員必須全額資助本月超過4200萬符合條件的美國人的食品援助計劃,拒絕了政府僅部分資助的計劃。
3.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要涼?最高法院大法官紛紛質疑
本週,美國最高法院就特朗普關稅政策展開辯論。九位大法官中,自由派和大部分保守派均對關稅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只有一位,即阿利托大法官表現出支持傾向。特朗普若想維持該政策,需獲得五票支持,但目前形勢對其極爲不利。
此次庭審的核心爭議在於,特朗普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徵收關稅是否合法。該法律賦予總統在緊急狀態下“規範”進口的權力,但並未明確授權徵收關稅。
據美聯社報道,最高法院至少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才能作出裁決。這意味著,裁決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前作出。最高法院目前正審理三起挑戰特朗普關稅的案件,此前三個聯邦地方法院均裁定特朗普的關稅違法。
即使輸掉官司,特朗普政府仍可能援引其他法律推行關稅政策,但實施速度和程度可能會受到限制。特朗普本人並未出席辯論,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如果政府輸掉這一案件,影響將“極具破壞性”。
週四,特朗普首次承認,關稅成本可能由美國消費者承擔一部分。他警告稱,若裁決不利,將考慮啓動“B計劃”,但也表示,最高法院審理關稅案期間不會宣佈新關稅。
4. 民主黨在特朗普連任後首次重大選舉中全面獲勝
美國民主黨在本週地方選舉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贏得了包括紐約市市長、新澤西州州長和弗吉尼亞州州長等關鍵職位。
紐約市市長當選人佐漢·曼德尼(Zohran Mamdani)以激進的經濟政策吸引了年輕選民,而新澤西州州長米基·謝里爾(Mikie Sherrill)和弗吉尼亞州州長阿比蓋爾·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則憑藉溫和的立場和國家安全背景贏得了選民支持。三位候選人都將重點放在經濟問題上,尤其是生活成本問題,這一議題曾在特朗普贏得連任時發揮了關鍵作用。
此次選舉結果表明,民主黨在經濟議題上的聚焦以及對特朗普政策的批評取得了成效。超過三分之一的選民表示,反對特朗普是他們投票的重要因素。對於共和黨來說,此次選舉是一個警示,表明在沒有特朗普參選的情況下,動員其支持者可能面臨困難。因此,此次選舉結果也爲2026年中期選舉提供了早期信號。
特朗普將民主黨在地方選舉中的勝利歸咎於政府停擺,並施壓共和黨取消冗長辯論規則以重新開放聯邦機構和推進郵寄投票限制措施。
5. 特朗普要對委內瑞拉動手?白宮內部分歧大
據美國官員透露,特朗普對軍事打擊委內瑞拉持保留意見,擔心行動無法迫使總統馬杜羅下臺。週四,兩架美軍B-52H戰略轟炸機在邁克蒂亞飛行情報區內飛行,距離委內瑞拉海岸僅70公里。
儘管美國在加勒比海集結軍事力量,但對委內瑞拉戰略仍在不斷變化。最初是一場針對販毒船隻的緝毒空襲,現已演變爲美國在加勒比海幾十年來最強有力的軍事集結,目標是向馬杜羅施壓,甚至可能將其趕下臺。
特朗普據悉向助手詢問軍事選項,包括加大經濟壓力、支持反對派和採取軍事行動。官員們表示,目前特朗普滿足於在該地區緩慢集結軍隊,並繼續打擊走私毒品的船隻。一些美國官員表示,只要馬杜羅同意遏制販毒、開放石油儲備並舉行公正選舉,就不必強迫他下臺。
儘管如此,特朗普政府內部對是否升級行動意見不一。一些官員擔心直接介入委內瑞拉風險過高,而另一些人則認爲馬杜羅必須下臺。
此前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評估針對委內瑞拉的多種軍事行動選項,包括特種部隊定點行動和反恐部隊控制油田等。美國司法部試圖爲軍事行動尋找法律依據,將委內瑞拉政府與“太陽卡特爾”聯繫起來。
6. 美國關鍵礦產清單更新:銅、白銀、鈾等10種礦產入選
美國政府本週更新了其關鍵礦產清單,新增了包括銅、白銀、鈾在內的10種礦產,使清單總數達到60種。這一舉措旨在推動美國國內礦業發展,減少對外國礦產的依賴,尤其是對經濟競爭對手的依賴。新清單將直接影響聯邦投資、項目許可決策以及關稅政策。
此次清單擴容爲美國國內礦業投資與供應鏈重塑鋪路。內政部長道格·伯古姆表示,新清單爲減少對外國對手的依賴、擴大國內生產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然而,環保人士對此表示批評,認爲政府忽視了經濟規律和法律,可能會批準對社區污染防護不足的項目。
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中亞五國領導人會晤,尋求關鍵礦產合作,特別是稀土和鈾。美國希望藉此多元化關鍵礦物採購,解決供應鏈問題。中亞五國擁有豐富礦產資源,此次合作也反映了美國在中亞資源與地緣政治上的戰略佈局。
7. 特斯拉批準馬斯克萬億美元薪酬方案,目標市值8.5萬億美元
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批準了馬斯克價值約1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這是企業史上授予高管的最高薪酬,也爲馬斯克成爲世界首位萬億富翁指明道路。另外,馬斯克透露,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FSD)功能在中國已獲部分批準,預計2026年2月或3月全面獲批。
馬斯克需要帶領特斯拉逐步實現從2萬億美元到8.5萬億美元的市值增長,同時完成包括累計交付2000萬輛汽車、FSD訂閱數達到100萬、交付100萬個人型機器人以及實現100萬輛無人駕駛出租車運營等目標。
此外,特斯拉還需在連續四個季度內達到500億美元至4000億美元的經調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爲解鎖最後兩筆股票,馬斯克還需與董事會合作制定首席執行官繼任框架。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實現目標將讓他目前約4600億美元的淨資產翻五倍多。他的淨資產將超過除七個國家之外的所有國家目前的國內生產總值。
8. 行業動態:黃仁勳稱中國將贏得AI競賽,OpenAI與亞馬遜達成380億美元算力協議,OpenAICFO禍從口出?
黃仁勳本週在《金融時報》主辦的AI未來峯會上表示,中國將在AI競賽中獲勝。他批評西方的現行做法是阻礙進步的“犬儒主義”,並指出美國各州的AI新規可能導致“50條新規範”,這與中國的低成本運行國產AI芯片形成對比。黃仁勳警告美國必須奮起前行,贏得全球開發者青睞。
亞馬遜雲服務與OpenAI達成了一項爲期7年、價值380億美元的算力租賃協議。這一合作標誌著全球雲計算龍頭與AI龍頭的首次攜手。消息公佈後,亞馬遜股價週一收漲4%,創歷史新高,市值單日增加1045億美元。
此次合作對亞馬遜而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是其爭取從這場“AI算力大戰”中獲益的關鍵第一步。截至目前,OpenAI已與Oracle、微軟和亞馬遜簽署了近6000億美元的新雲服務協議。今年早些時候,OpenAI還與谷歌達成了雲合作協議,但具體金額尚未披露。
OpenAI的融資計劃本週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擔憂。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薩拉·弗賴爾表示,希望美國政府爲融資提供擔保,這一言論迅速引起了華爾街的高度關注。儘管隨後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爾特曼澄清公司並未向政府提出此類請求,但市場的緊張情緒並未因此緩解。
9. 荷蘭政府:預計安世中國將很快恢復芯片供應
荷蘭政府於11月7日發佈聲明,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對中方爲安世中國工廠恢復供貨提供便利表示歡迎。卡雷曼斯指出,中荷之間的會談富有建設性,基於此,他相信中國供應至歐洲及其他地區的芯片將在未來幾天內送達安世客戶手中。此外,荷蘭方面表示將繼續與中方保持密切聯繫,並就此事與歐盟委員會及國際夥伴進行密切協調。
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11月6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回應安世半導體相關問題,指出荷蘭政府未回應中方合理訴求且升級供應鏈危機,應承擔責任。中方已批準相關出口許可並豁免符合條件的出口,以促進安世半導體(中國)恢復供貨,希望荷方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共同尋找建設性解決方法。
10. 小鵬女機器人“藏真人”?何小鵬緊急回應
本週,小鵬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在活動上亮相。何小鵬表示,小鵬的目標是在2026年底實現規模量產高階人形機器人。
據透露,這一代IRON是預研的最後一個版本,量產版本將不高於170cm。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首發應用全固態電池,並搭載3顆圖靈芯片和物理世界大模型。IRON以自然流暢的動作和高度還原的人體姿態完成“貓步”展示,研發團隊通過增加腳尖被動自由度,讓IRON實現了輕盈、輕柔的步伐,絲滑程度彷彿在太空漫步。
但是,不少網友質疑小鵬昨日發佈的“全新一代人形機器人IRON”裏面藏著真人。何小鵬在微博回應稱,團隊拍攝了一鏡到底無剪輯的視頻,回應質疑。視頻發佈後,小鵬汽車港股直線拉昇,此前盤中一度跌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