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日報20250902

陸港股指數收盤表現
盤面看法
中國本土半導體廠在H20晶片停產下獲益,為弭平輝達晶片供應的空缺,中芯國際規明年擴大晶片產能,而阿里巴巴也傳出正在研發新晶片填補輝達的缺口,使阿里巴巴近幾日股價大漲。但中國若要擺脫美國技術自主,光刻技術與設備須追上全球標準,目前仍落後10年左右。
近期A50與港股指數交易量有所下滑,若無積極買盤,短期可能走向區間震盪。
中芯國際擬明年擴大7奈米產能
1.新產能佈局
中芯國際(00981)計劃 2026年將 7nm 產能翻倍,華為為最大客戶,股價消息帶動一度升逾 8%,設計公司需求增加,如科寒武紀(688256)、沐曦、壁仞科技等中資芯片設計企業希望分配更多產能,利好中國國產 AI 生態
2.自主替代加速
自主在美國對華出口管制背景下,產能擴張意味著國產化路徑進一步落地。只是可能面臨技術瓶頸與投資壓力:雖然 7nm 已成關鍵突破,但與先進製程,如 3nm、5nm仍存在差距,需要更多資金與技術投入。
長期而言中國 AI 晶片產能成長將重塑全球供應鏈格局,但仍需觀察技術提升、良率控制及國際環境變化。
3.光刻技術仍不足
光刻是指利用紫外光將電路圖案轉移到矽片上的過程
中國光刻機仍嚴重落後市場約10年,自主率不足 3%,遠低於整體半導體設備自主20%仍依賴外國設備和零組件,光刻是半導體製造最關鍵的一環,中國若要技術自主,光刻技術是關鍵。
阿里巴巴傳開發新晶片
1.阿里巴巴正在測試新AI晶片
據《華爾街日報》表示阿里巴巴正在測試一款比舊款更強的新AI晶片,應對 Nvidia 在華受限的空缺。阿里巴巴股價急漲 12.9%。投資者拋售美國晶片股 , Nvidia、博通跌逾 3%。阿里自研晶片象徵中國科技巨頭加快AI自主化,市場解讀為「填補 Nvidia 缺口」,對中概科技形成利好。
2.美國政策與半導體管制
美商務部撤銷中國大陸三家晶片廠(Intel 大連、三星中國、SK 海力士中國)的VEU 授權(120 天後生效)。VEU 原本允許免出口許可,代表美中半導體供應鏈進一步受限。
3.輝達爭取銷售Blackwell晶片給中國
Nvidia CEO 黃仁勳與川普政府磋商,爭取銷售 Blackwell 晶片給中國。
4.恆生科技距高點空間仍大
在H20晶片停產下,中概科技股上漲,目前恆生科技仍在2021年高點的約一半。上證、萬得全 A已回到或逼近前高,市場恢復度較強。A 股「核心指數」修復速度顯著快於港股科技。這意味著境內資金對本土資產更有信心,若市場對港股科技信心回溫,預期恆生科技會有更好的表現。
指數日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