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計畫封鎖俄羅斯原油進口 地緣衝突持續衝擊油價【群益獨家觀點】
【商品走勢】
原油 : 12日紐約輕原油期貨合約(10月)上漲 0.51% 至 62.69 美元
【西德州原油】
隨著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加劇,烏克蘭將攻擊焦點轉向俄羅斯能源設施,而俄羅斯對基輔的集火也未停止,短期難見停戰曙光,因此美國總統川普呼籲歐盟,要求其對俄羅斯主要能源買家(中國和印度)進行制裁,迫使兩國更換供給來源,藉以限制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並指出歐盟也不應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歐盟表示正在推動在2028年前停止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計畫,作為全球第二大產油國的俄羅斯,每日原油出口量接近700萬桶/日,任何供給受阻的資訊都容易在短期內推動原油價格上漲,烏克蘭無人機針對港口的襲擊,也導致原油裝船作業一度暫停,壓縮了俄羅斯能源的出口效率。
油價正同時受到地緣衝突和疲軟基本面的夾擊,國際能源署(IEA) 上週發布月報,預估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僅年增 74 萬桶/日,屬於低速成長,預估市場需求依舊疲軟,相較之下供給端壓力持續擴大,2025 年全球產量將增加 270 萬桶/日,2026 年再新增 210 萬桶/日,原油供應將不斷創下新高,造成供應過剩的主要原因來自能源組織OPEC+,該組織正逐步解除減產協議,第一階段 220 萬桶/日的減產協議已在今年完全退出,目前計畫自 10 月起增產 13.7 萬桶/日,若依此步伐推算,至明年底將完全解除第二階段 165 萬桶/日的減產,代表組織策略也已明顯從「限產保價」轉向「增產搶市佔率」,同時間美國、巴西、加拿大、圭亞那與阿根廷等非 OPEC+ 產油國亦大幅提高產能,單在 2025 年就將額外貢獻 140 萬桶/日的產量水平,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的供需失衡,不利原油整體價格表現,短線上,需留意美國與歐盟可能啟動新一輪能源制裁,推升地緣風險溢價,但一旦衝突趨緩,油價最終仍將回歸疲弱的基本面。
【原油日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