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正式進軍FED,黃金再寫新高;市場期待中國刺激政策,銅價上行【群益獨家觀點】

米蘭正式進軍FED,黃金再寫新高
在台灣時間周四凌晨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結果出爐前,受美國製造業指數疲弱影響,黃金價格再度創下新高。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對於年底前降息三碼的押注機率已超過60%,降息預期持續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美國9月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製造業指數顯著低於市場預期,從先前兩個月的正值跌至-8.7,顯示製造業處於收縮狀態。指數疲軟的主要原因包括新訂單和就業指數大幅下滑,而物價指數則略微下降。製造業指數作為該產業的領先指標,正值代表擴張,負值則代表收縮,本次數據反映在就業市場疲弱上。
在高利率環境下,企業融資成本增加,降低了擴大產能與招聘人力的意願。此外,川普的關稅政策壓縮了生產者利潤空間。儘管目前PPI和CPI尚未顯著上升,顯示生產者仍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在消費端需求尚未明顯回溫下,生產者成本轉嫁能力有限。若需求未復甦,過早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可能進一步抑制需求。目前生產者普遍選擇先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隨著時間推移,PPI有上升風險。不過以聯準會的角度來看,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可能只是短期的,因此市場並沒有太過於擔心通膨升溫的風險,黃金續漲。
美東時間周一,美國參議院已透過表決確認史蒂芬·米蘭為聯準會理事,並於9月FOMC會議前正式上任。米蘭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同時是川普執政下「海湖莊園協議」的主要推動者,主張較極端的弱勢美元。
米蘭的加入將為聯準會帶來更多鴿派色彩,但他亦曾強調致力維護聯準會的獨立性,避免行政部門干預。此言論被視為穩定市場情緒,緩解外界對「海湖莊園協議」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但鑒於其為川普所舉薦的人選,市場不免擔心川普對於聯準會的影響力再度擴張。
市場普遍預期未來將進入降息循環,成為推動黃金上漲的重要因素。美國製造業指數疲軟反映經濟擴張動能減弱,配合關稅政策對企業利潤的擠壓,使得經濟復甦面臨挑戰。聯準會理事新成員米蘭的上任,可能使貨幣政策趨於鴿派。綜合以上原因,短期內金價或仍具有表現空間。
2025年以來推升金價的因素來自於各國央行的買盤持續強勁(尤其是金磚國家)、不斷膨脹的貨幣供給與債務擔憂、美元弱化的趨勢、美國逐漸進入降息循環、對於貿易戰的擔憂、聯準會獨立性的逐步喪失、地緣政治衝突持續(烏俄戰爭、中東衝突等)、通膨的對沖,加上傳統金飾珠寶消費旺季(Q4)的靠近,黃金在經歷了4月到8月主力收籌碼的過程下,黃金重新獲得上攻的動能。
黃金 紐約期貨 12 月合約 (GCZ5)
市場期待中國刺激政策,銅價上行
8月份中國經濟數據表現疲弱,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3.4%、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年初至8月累計同比增長0.5%,均低於市場預期及前值。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中國消費與工業活動受到明顯影響,經濟數據表現不及預期。同時,8月失業率由5.2%上升至5.3%,加劇市場對中國政府推出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的期待。
回顧2024年9月,中國股市曾因刺激政策消息在十一長假前出現過度上漲,為避免類似波動,今年政府採取股市降溫措施,並提醒投資人避免過度追高的FOMO情緒,使得中國股市呈現較為健康、理性的上漲態勢。這種較為穩健的股市表現亦對銅價形成一定的提振。
供給端方面,美國最大礦商自由港麥克莫蘭近日宣布,其位於印尼的世界第二大銅礦持續暫停營運。該礦年產銅量約77萬噸,是全球重要銅礦之一。若暫停營運時間延長,將對全球銅礦供給造成較大衝擊,進一步增強銅價的基本面支撐。
在中國經濟數據表現疲弱及失業率上升背景下,市場對9月推出經濟刺激政策抱持高度期待,加上美國聯準會降息預期帶來寬鬆前景,促使銅價回升。另一方面,重要銅礦延長停產加劇供給壓力,形成銅價較強勁的支撐,搭配旺季需求回溫下,銅價仍具備上行動能。
銅的基本面維持樂觀,SMM預估2025年全球精煉銅消費量將年增4.5%,銅礦產量及精煉銅產量將分別成長0.5%、1.9%,2025年的銅平衡趨向微幅過剩,而2026年可能重新進入供不應求的狀況,主要原因來自於需求增速超越供給增速、以及中國反內捲政策將使過剩的產能得到控制,需求在能源轉型、用電需求大增、新興市場基礎建設需求強勁下較為樂觀,供給面臨礦商投資不足,未來銅礦供應將持續不足應付需求,整體供需基本面趨向穩健上行。
銅 紐約期貨12月合約(HGZ5)
LME銅期貨價